第126章 发哥: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將中华电影带向世界
实际上,早在五大门派齐聚台北后。
在很多人的眼里,:《臥虎藏龙》事件其实就已经算是落下帷幕了。
筱晓贏了,因为她赚了一大波的流量,並成功的让自己的歌走了出去。
索尼其实也没输,电影部门的营销失误起初的確属於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之后啊,《臥虎藏龙》也的確吃到了一波更大的关注,隨著筱晓和发哥的对骂,不少民眾的心里便升起了好奇,他们想要知道究竟是怎样的一部电影才会让发哥如此跳脚,接著,《臥虎藏龙》在港台以及两广地区的票房啊,的確是逆势上升的。
所以,当话题的发起方和话题的承接方都赚了时,整个事件的结果啊,
其实是双贏。
至於谁输了?
那当然是谁消失了谁输唄!
而当消失的人和大家都没关係时,1《臥虎藏龙》最后的走向啊,其实也就无人在意了。
至少对於大眾、对於很大一部分业內人士来说,是这样的。
可谁也没有想到,时隔两月,《臥虎藏龙》还能搞事。
九月十日,片方带著《臥虎藏龙》前往加拿大,参加了多伦多电影节。
在那,《臥虎藏龙》收穫了不少好评。
十月九日,片方带著电影前往了纽约,参加了纽约国际电影节。
在此期间,纽约影评人对《臥虎藏龙》里所讲述的中华文化表现出了巨大的惊喜。
十月十二日,片方转道德克萨斯,继续参加了奥斯汀电影节。
当《臥虎藏龙》来到了武力充沛的德州后,不少民眾都对它的到来表示出热切欢迎..·
“《臥虎藏龙》好像要翻身了。”
电话那头,周建辉严肃的说道:“根据我了解到的消息,接下来,索尼影业那边还会將《臥虎藏龙》这部电影推往比利时、奥地利、挪威等地,参加各式各样的电影节。”
“最后,他们可能会在今年年底,在加州的比弗利山庄做限量放映。”
“我不知道你明不明白这里面的含义。”
美国电影行业里的各大奖项都是有申报標准的,就比如说,金球奖和奥斯卡就要求申报影片在上个自然年最少公映多少天,而这种公映,可以是大批量上映,也可以是小部分展映,如果是前者,那我现在就不会打电话给你了,但现在的它们偏偏是后者—.”
“当一部电影选择小范围展映后,片方最想干的事情,那便是冲奖!”
“冲金球奖!冲奥斯卡!”
“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筱晓当然能够明白周建辉的意思。
又或者说,她对电影圈的了解,其实是比音乐圈多的。
原因也简单,那就是因为前者的瓜比后者多嘛!
而周建辉当下说的冲奖·.
那其实就是这个世界的原住民发现了《臥虎藏龙》的诡异嘛。
但凡是对金球奖,对奥斯卡有所渴望的电影啊,在颁奖季结束之前,那都是不能大规模的上映的,因为一旦大规模的上映后,评委啊,就不好投票了。
举个例子:
一部电影大规模上映后,一般只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那便是北美民眾都不喜欢这部电影。
那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它再怎么符合评委的口味,评委也不好给它投票这不是说评委想要融入大眾,而是民眾反对下的支持,会损害奖项的么信力。
就比如之前《拯救大兵瑞恩》和《莎翁情史》的对抗,奥斯卡就吃到了苦头。
第二种,那便是北美民眾很喜欢这部电影。
那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它也符合评委的口味,评委也不好给它投票。
这不是说评委想要脱离群眾,而是民眾支持下的肯定,会让厂商觉得,
奖项主办方在投票时也会考虑电影中的商业元素,然后,评委会觉得,艺术,被冒犯了。
当然了,也有例外。
就比如说《辛德勒的名单》,这就是评委眼里的商业和艺术的极致结合啊!
还有《铁达尼號》,没人知道是不是评委真喜欢,但所有人都知道,
如果不给,那奥斯卡能被那些三刷四刷五刷的影迷给冲烂的!
当大规模的上映会让评委陷入两难时,不少想要拿奖的片商啊,便灵机一动。
他们表示,奖项的评选应该是从艺术出发的!
而民眾对艺术的把控力层次不齐,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让评委先看,那才能让他们在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运用专业的知识,將更好的艺术带给大眾啊!
於是乎,小规模展映的冲奖模式便应运而生。
接著,评委便爱上了这种尊重艺术的行为。
因为当民眾对一部电影的情况並不了解时。
评委便可以静(打)下(开)心(口)来(袋)慢慢品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