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他將手中字轴一震,直甩出去,落在李易身前,自己则是盘膝坐下,双手合十,看著李易道:“请施主品鑑贫僧之字,看看贫僧的这字中,
缺陷何在!”
说罢,他不等李易回应,竟直接低头诵经:。“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
最为省要”
李易初时不觉如何,可等他的自光再次落在那佛经上,忽的心神一颤,
感到那上面的篆字,一个个仿佛有了生命一般,一下子旋转起来,要將李易之心摄入其中!
不过,李易早就修成神魂,又有应身守意律,万法不侵,莫说是一个北宗禪僧的观心之术,就是那广异楼的入梦之法都对他无可奈何。
“这僧人竟是以自家书作为媒介,施展以心映幻之法,要將我的心念摄出!我与他並无仇怨,却要这般行事,就因曾被那神会僧看重?”
事到如今,李易自是瞧出端倪,知道这道转僧,十有八九是北宗禪出身,恨屋及乌,不知从何处知晓了神会僧曾看重目己,因此故视。
“但如此作为,实乃无故树敌!”
正当李易打算斩断对方心念,给与一些教训之时,他心中的书圣之道“笔有元灵”,忽然震颤起来,竟是主动变化,“要受观心牵引。
李易心中一动,止住了行动,隨即神魂一起,与那书圣之道相合,而后不再阻挡,任凭心念被摄,一下坠入那字句之中!
道转僧所写的,乃是《金刚般若经》上的摘句,此书卷册诸多,李易並未涉猎太深,也没有看完,但他所观书册中的很多批文,都有摘选《金刚般若经》的句子,因此知晓。
这时意念一被摄入其中,立刻沉入无数经文之中,组成经文的一个个字,都泛著金光,传出梵经之音,像是活了一样,从四面八方聚集过来,排列组合,渐成法度,要將李易的心约束在其中!
但他见得那字符变化,感受其中念头,却是骤然明悟。
“原来如此,所谓灵性,其实在於念头与情绪,这或许就是元灵之根!
正因书圣之字凝聚了他的念头与情绪,才可触及近乎於道的境界!这其实也是那些前人印记的根基!”
此悟一成,院中文思自静转动,一下沸腾,尽朝李易匯聚而去!
一道青光从他的意识深处进发出来,浩浩荡荡,里面有瀟洒自在,也有彷徨悲愤,种种意念,渗入那金色文字之中,竟是瞬间打乱了法度,让意识挣脱出来!
剎那间,李易那书圣之道膨胀开来,转眼遍布泥丸宫中,將深处的许多力量引出一那应身守意律中的安般守意经化作无数字符,直飞而出,重新组合后,
化作一道“安般禪”,而被打碎的金色文字退去了道转气息,与冥冥之中的某种意志相合。
恍间,他似见得一僧拈而笑。
跟著,就有最为纯正的《金刚般若经》传来,而后在他心底凝结出一道“般若禪”!
双禪既生,却要寻得一点依凭,李易体內诸魄震颤,尽数朝著深处躲藏,但下一刻,双禪齐齐落下,融入那吞贼魄中!
此魄惨叫一声,瞬间化作金色,一尊佛陀虚影在其中显现,轮廓与李易相似。
“守意悟空,凡圣一如。”
此影一手指上,一手指下,大放光芒!
他心中的诸多邪魔念头,在这一刻一一显化,变作一个个字符,皈依李易之心,万邪似空。
园中,李易原本看了那道转字轴一眼,便立住不言,前后也有几息,看得顏闕疑都开始担心了,猜出是那僧人在作怪,便要出言斥责,但话未出口·.——
“噗!”
却见那僧人口吐鲜血,猛地抬起头,苍白的脸上满是震惊、惊恐、难以置信!
“顿悟!又是顿悟!”
“什么?”顏闕疑心头一跳,暗道不好,慌忙转头看李易。
轰!
李易身上忽然金光大放,脑后隱隱有光轮转动!
他略显空洞的双目中,陡然间满是明悟之色,提起笔,朝面前字轴上落在。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六如偈一落其上,那些道转所写之字,一个个似是惊惧一样,从纸上跌落下来,还未落地,中途就化作飞灰。
瞬间,这一卷《金刚般若经》摘录,竟变成了李易亲笔所写的“六如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