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园中遗阵分品阶,亭前动文斩乱麻【求首订!】
李易要去的地方位於立德坊中,离家不远。
这立德坊就在清化坊的南边,比邻新潭码头。
“.—-新潭自建成之日起,便是天下舟船所集,车马填塞,立德坊因为离得近,能见著不少车马、番人等。”
马车停下时,顏闕疑尚在介绍,谈兴不浅。
李易一边听著,一边走下马车,抬头看向面前府邸的门匾。
“骤雨园。”
李易默念此名,从那笔画中品味出一股急切、只爭朝夕之意,深处甚至还蕴藏著一点悲愤与不甘。
“顏公来了院门忽然打开,走出来一位面色红润的老者,衝著二人抱手行礼,然后看了李易一眼:“这位就是李去疾、李郎君吧?快请进,我家阿郎与几位贵人久候多时。”
在此人目光落身的瞬间,李易神魂微颤,后背下意识的一紧,寒毛立起,竟生出了本能的防御之念。
“这老人的修为不低!居然只是个门房?”
那老者亦有几分意外,隨即低下头、垂下自光,让开了路。
顏闕疑並未察觉细微变化,当即就领著李易朝里面走去。
这座府邸的前院不大,但穿过中庭,入了后院,见著一片竹林、水池,
假山与石亭,李易脚步一顿。
他感觉这整个后院都瀰漫著一股莫名气息。
“这是—某种阵法,竟囊括了整个庭院。”
李易微微定神,游目四望,目光扫过院中布置,最后落在周围墙上的斑驳壁画上,虽因时间关係,许多画面已见斑驳,但其上的佛家神鬼之相,依旧栩栩如生。
粗略一看,至少也有二十几尊不同的鬼神之相,分列各处,又有清风吹过竹林,引得一阵声响,如人弹弦。
“这是利用壁画分润了几分香火,在竹上刻洞,以仿音律,借天地自然之力,维持阵法?可谓精妙—
?
他大致看出端倪,隨后淡淡清香钻入鼻中,令李易精神一震,六贼流转之间,竟是清明几分。
“走吧。”顏闕疑当先迈步,在前呼唤。
李易只沉思片刻,就不再犹豫,迈步前行。
“常人要入学宫,需奉思茶、问六心,其实就是考验六贼、问为学之心,亦会拜得一师,但你因书圣帖与璀璨文思,引得王少佰关注,若能得他首肯,可免去诸多繁琐,直入学宫,不过为了堵住他人之口,还是要有一些形式上的考较,这院中就有布局。”顏闕疑走著说著,要告诉李易一些注意事项。
二人行至一半,石亭中的几位男女已经起身,衝著他们便走了过来。
“这位就是李去疾、李郎君吧?”女扮男装的女子娇笑一声,“小女子二大p2
工店视宗看子易,见这位即右面容俊秀,但脸色苍白,仿佛多年不见天日,有一股瘦弱之感,偏生身材挺拔、健硕,青衫罩身,风度翻翩,不由暗赞。
“不过,神华內敛、气度温润,比起张方平等,少了几分霸道与不羈,
稍逊一筹,但若真领悟了书圣帖,能写下文思璀璨,配著这等气质,也是这天下间一等一的人杰了!”
说罢,她又朝顏闕疑行了一礼:“见过顏公。”
顏闕疑含笑点头,指看她道:“这位李小娘出自赵郡李氏的南房一支是有名的才女。”
李曇柔摇头道:“顏公谬讚了!”
顏闕疑笑了笑,又对李易道:“李小娘之父李阳冰,乃是集贤殿学士,
如今正任职於集贤书院。”说罢,他文问李曇柔:“你既在此,你父当也来了?”
李曇柔抿嘴一笑:“得知王江寧来了,他哪里坐得住?”说著,她看向李易,“不过,大人也听闻了李郎君之事,甚是好奇。对了,小女子此番自长安来,还有位好友,托我向李郎君问候。”
“何人?”李易本来还在思考此女之父,竟为集贤书院学士之事,闻言却又一奇,自己出山时浅,哪有什么友人,更不要说是长安友人了。
“薛家的薛凡。”李曇柔理了理耳边垂髮,“他还让我问一句,说好千秋节前去他家中做客,何以不至?”
李易回忆山中之事,不由失笑,便道:“情况特殊,解释起来字数太多,等见著他的面,我亲自和他说明吧。
期李曇柔一愣。
这时,英俊儒生找著机会过来,拱手道:“张志远见过李郎君,因听闻阁下文思璀璨、念合书圣帖,因此特来请教!”
李易眉头微皱,转头看向顏闕疑,疑道:“这几位是?”
“张志远是张怀之侄。”顏闕疑见李易面有疑惑,知他心思,立刻介绍起来,“张怀罐不仅是有名的书法大家,亦是品评、定品的行家,其《书断》三卷,对前人书作、书法溯源明流,归纳品评,记述详赡,可谓天下第一书评家!凡有书法大家扬名,皆会问之。”
“李郎君莫误会,我是真心请教,並无他意,”张志远赶紧说著,“其实,我有自已写了一张帖,本就想向大家请教,择善而改,再去请叔父品鑑,正好知道了李君的事跡,又有了这次机会,因此过来。”
天下第一书评家?
好大的名头!
但既是从顏闕疑口中说出,肯定不是无的放矢,更不会浪得虚名。
李易正在想著,对面的张志远缓缓展开带来的那幅字。
李易顺势看去,立刻认出是《尚书》中的《尧典》一篇。
这张志远的字,行笔流畅,字架很大,字间有股大气,但笔锋顿挫,似有犹疑,藏有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