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军途:从一封徵兵信邮寄开始 > 第205章 参观首次预案机动,西北来客

第205章 参观首次预案机动,西北来客

第205章 参观首次预案机动,西北来客

联合营机动演练没那么快开始,基地距离军区批的演习场隔著近百公里。

战车机动速度没那么快。

会议室內。

一群人围著电脑屏幕,跟看电影似的,盯著上面俯瞰的画面,口中嘖嘖称奇。

陈默则是站在一旁,极力的从脑海中搜索有关无人机的消息。

他以前对这方面的认知,仅限於听別人说,自己很少去接触。

毕竟无人机领域,真正出现技术飞跃,是从2014年前后才开始。

他那时候已经转业了。

在此之前,无人机系列哪怕军用型號,作用也只是靶机,侦察探测或者携弹打击之类,没有那么广泛的功能。

“主任,马主任那边联繫上了。”

裴帅军手举著话筒,大声提醒。

听到声音。

罗耀武三步並作两步,快步走到跟前,抓住话筒:“老马,我是罗耀武,我跟你说个事,你看看能不能行得通。”

由於距离太远。

陆院那边具体怎么沟通,陈默听不到,不过看罗主任脸色。

交涉双方並未达到满意。

目前,电子对抗部队確实有,但现在的技侦跟后世的技侦,基本就是两种编制。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com】

没有后世那么厉害,动不动入侵对方通讯,甚至还能放喜羊羊之类的动画片。

九十年代末这个阶段,针对现代战爭打击原则,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指挥链条打击,也就是常说的斩首行动。

但斩首行动,可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么容易,一个单位的指挥官动不动就集中到一个战地帐篷內开会,那种纯属扯淡。

战爭可不是这么打的。

稍微规模大一些的战爭,哪怕团级单位,指挥替补也至少有四五个人。

一號军事主官阵亡,还有参谋长接替,参谋长阵亡,政委接替,再不济还有副职,副职阵亡还有营职。

百足之虫还死而不僵呢。

更何况是数百上千人的部队,根本不存在斩首最大的指挥官,整个单位就不会指挥的情况。

实际上,斩首一两个,对大局没有太大影响。

第二,是对后勤链条的打击,这种是不是听起来挺容易得手?

只要阻断后勤补给,那么对手就会因为缺少弹药或者物资补充,导致最终溃败。

事实上,切断后勤比斩首行动还难。

因为咱们是大国,军队的体系也会非常大,一旦战况大到一定程度。

人家后勤也是自成体系,並非归功於哪个单位调遣。

就这么说吧。

烈度演习中,一个旅级单位在参战之前,往往会耳提面命的提醒,要求所有作战参谋,务必打起精神,杜绝出现低级失误。

因为在这些单位认知当中,演习甚至可以接受输,输很正常。

输给战术,输给协同,输给后勤,都可以。

反正就是不能输给具体的指挥驱动环节,若是在这方面输了,那就是指挥官无能。

復盘的时候脑袋容易被揍成猪头。

可问题是,同样的思想,人家后勤部也是这么想的啊。

演习可以输,但绝对不能因为后勤不给力而输,反正话咋说都行,坚决不能把问题出在自己单位上。

后勤部统计处一直算著前线部队的损耗,就算你不要,他们也会想办法把物资给你送过去。

啥玩意?想切我的后勤?

特么的,知不知道为啥很多时候演习,不怎么见號称战神的轰六嘛?

那玩意不出意外的话,驻地距离后勤都不远,陆航调度中心也在后勤边上,谁切后勤就得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抗住一架次就能极限携弹15吨的轰炸机,出动一队去照顾照顾你。

所以,在古代切后勤都称为奇袭,现代战爭想切后勤,除非是运气好恰巧碰到。

否则的话,在火力不足以对抗一个师的时候,最好还是研究研究斩首行动最靠谱。

至少,安全一些。

因为轰炸机一旦出动,谁先被斩首,就很难说了。

第三就是通讯链条打击。

也就是刚才陈默提议,用无人机携带干扰系统,让敌方单位雷达和通讯全部瘫痪,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现代战爭打击的原则中,只有通讯链条打击风险最小,並且收益最大。

这也是为什么,罗耀武刚才会这么激动的原因。

电话掛断。

罗耀武转身走到会议桌旁,他刚刚激动的神色,明显恢復平静:“刚才陈默提的那个问题,学院马主任最近会联繫西北工业大学那边,进行技术方面的交流。”

“陆指也会安排代表团,陪同一起,今天飞往爱生无人机研究所洽谈,陈默同志的提议是能够行得通,但暂时无人机型號还没有装备相应的功能。”

闻言,陈默心情谈不上失落,更谈不上高兴。

就是不清楚,集合陆院,陆指,西北工业三所学院所有软体工程师,能不能在短期內,有研究方向的情况下,突破这个技术关隘。

要是能突破,这场演习就好打多了。

装载干扰系统並不难,但眼下的电子系统,能源系统都必须具备升级条件。

否则的话,说再多也没用。

无人机干扰的事情暂时揭过。

会议室正前方,七八平方米的大屏幕被打开,这玩意目前没办法投影作战的画面,而是一个信息命令收集平台。

屏幕分成两大块区域,分別记录隨行参谋团和各连下达的指挥命令。

现在的会议室,就相当於演习的导演部。

罗耀武,张津南,包括还留在这里的军区作训部,参谋部,后勤部成员,將根据机动命令,计算整个联合营各连的机动能力,防御能力,战斗组织能力,还有协同效率以及命令结果,进行一个整体的评估。

隨著时间一点点推移。

最先发射的手摇式无人机,已经开始返航。

这玩意用来跟隨车队提供可视化,纯纯就是鸡肋,飞行距离太短,十几公里就是极限。

在远处转一圈就要操控返航,否则电量用光,在半路上,这些装备就会自行解体。

毫不夸张的说。

为了收回十几架手摇无人机,基地內愣是出动五六十人跑出去,漫山遍野的找零件。

这些人,一部分是执勤的战士,一部分是还没撤完的工程兵,在这凑热闹跟著帮忙。

把信息命令收集平台调试好之后。

罗耀武安排中午饭,送到会议室內解决。

下午一点。

联合营机动到远离基地六十公里的位置。

由军区调动的陆航大队出动,开始针对地面装甲部队进行航拍,配合地面拍摄人员,画面终於传回基地。

开始进行综合实况直播。

这是一早就定好的事情,毕竟,基地只有四架206车载式无人机,联合营统一机动的话还够用。

一旦分开,四架可监督不了这么多连队的行动细节。

下午两点。

孝城高炮旅旅长冯红兵,带著参谋长,以及一眾参谋团,抵达基地会议室。

包括188师师长唐浩东,军参谋长秦全安,作训部长李贯夺,陆陆续续过来,参加陆院联合营首次机动预案参观。

189师没人来,可能是两个月前老战友没帮忙那事,郑师长多少有点生罗主任的气了。

下午三点。

联合营距离基地八十公里时,通用电台內,下达了全体停止前进的指令。

原本在崎嶇不平的土路上,缓慢机动的车队,统一停止。

队形基本没变,依旧是拉长两公里的队列,依旧是坦克营护卫左右翼,其他兵种,包括后勤车队,都在队形中,跟隨机动。

出动三个多小时,一共走了八十公里,这个速度不算快,但也绝对不慢。

至少,这么庞大的机动群,机动近百公里,並没有被环境打倒,也没有丟下战车,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了。

通过传回的画面,投射到大屏幕上。

陈默可以清晰的看到,战车內,一名名战士陆陆续续下车。

空中一架侦察直升机开始持续低空,最终悬停在车队上空。

指挥部通讯系统和侦察机地空语音系统相连,罗耀武从会议室最前方的位置起身。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人在美漫,开局获得十二符咒 穿越1961:分家后,我盖房屯粮肉满仓! 逃婚后去往何处(NPH) 溺风之夏 各取所需(高干h) 我什么都吃一点(1v1短篇合集) 数字化生命体 LOL:什么叫玄学打野啊 山野护农:从刀猎二师兄开始 重生的我只想追小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