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4-4-2阵形。
身穿紫色背心的主力队牢牢控制比赛的球权和节奏。
身穿橙色背心的替补一方开球后拼抢的很积极,但或许是太年轻,或许是太想表现。
平静的面孔下面跑动速度和动作让人能看出他们的不平静。
比赛刚进行4分钟。
双方就出现了一次恶意犯规。
替补队中,后腰巴斯蒂安在爭抢高空球直接衝著人去了。
高高跃起的巴斯蒂安抬起膝盖,朝著主力队中场米利沃耶维奇撞去,那一幕看的所有人眉头直皱。
场上的临时主裁判也在米利沃耶维奇发出惨叫就吹响了哨子,並立刻出示了黄牌。
夏天不是巴斯蒂安,不知道巴斯蒂安究竟有意还是无意。
但是在自家三十米区域附近做这样的动作,在他看来很不明智。
这种球,身高186的米利沃耶维奇比身高175的巴斯蒂安更有优势,另外就是战术布置中巴斯蒂安的位置是“后腰”。
后腰丟掉了自己的位置有多危险就不需要多说了。
如果球爭下来还好,没爭下来...就和现在一样,给主力一方任意球机会还吃一张黄牌,非常的危险。
其实就算没这样的判罚,巴斯蒂安这样衝出去也不合適。
因为他是后卫线前的最后一道防线,出去就等於门户大开和空挡,刚刚主力队的蒂莱曼斯就冲向那个空挡了,如果米利沃耶维奇头球一做,机会就来了。
......
场上,揉著肩的米利沃耶维奇在队医处理后回到了球场。
但是主力这边因为巴斯蒂安的大动作打出了火气。
不过主力队这边並没有因为火气失了智,而是把它转变成了动力。
更快的传跑,一开始替补这边还能跟上。
但是主力丰富的经验不是摆设。
主力队这边多次向前,然后迅速回传后撤。
他们把替补队打的疲於奔命,在一次次有序进退中,把替补队中后场两条防线拉了出来获得了足够大的纵深。
蒂勒曼斯自家中场拿球大脚传了一记身后球,直接直接打穿了替补队积极跑动的小將。
米特洛维奇凭藉身高体壮的优势拿下皮球,並死死的架住了上前逼抢的防守球员。
一路横推,在另一个中后卫到来前左脚把球打入近角。
比赛开赛仅仅过去8分钟,主力队领先。
米特洛维奇作为箭头人物,刚刚的进球几乎把自己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
送出助攻的蒂勒曼斯也展现了出自己选位、被压迫时的抗压能力和长传球能力。
......
丟球后,场上的替补队更著急了。
夏天关注著场上同位置的球员。
虽然看不到对方属性面板,但是他们的跑动、传球確实比他要好那么一丟丟。
也就是说大概率对方是白银球员。
不过这种差距,他年龄在达到17或者18也能达成。
这时候场上替补队卡巴瑟勒在前场频频举手要球。
但是不论怎么配合,替补总是差那么点意思。
要么跑了没传,要么传了没跑。
简而言之就是表现的不够“默契”。
传球精准度在之后也出了问题。
当然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心態导致动作形变和力量控制出现了问题。
球权来迴转换,主力队这边以逸待劳。
替补队这边越踢越累,一度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
总是想一脚长传打穿主力队。
完全就不在意纵深。
前场的攻击手如此。
中后场输送炮弹的球员也是如此。
轻易交出球权不说,还浪费体力。
很快卡巴瑟勒的步频肉眼可见的降低。
根据夏天的了解,卡巴瑟勒体能方面和他是半斤八两,但是速度快,可也正因为速度快体能消耗的也更快,如果不能妥善的分配,这体能一场比赛都坚持不下来。
可就算替补队这边疲於奔命,主力这边后防线基本没经歷什么考验。
比赛第16分钟,接近10分钟处於防守状態的主力队突然加速。
阵形的突然展开,把替补队这边已经散乱的阵形搅成一团乱麻。
主力队一时间在进攻三区对替补队围著打。
也就是禁区內外人多,加上主力队自己运气不好,好多次射门都被挡出。
不过相比运气,实力也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