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和赶忙捂住朱凤的嘴,將其拖到一边。
徐志道在屋內並未察觉门外的小插曲,继续讲道。
“第三『敌疲我打』。
当敌军经过长途跋涉,或者长时间的战斗,已然疲惫不堪时,我方就要果断出击,以逸待劳,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这就如同猎手等待猎物露出破绽,方能一击致命。”
台下的勛贵子弟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点头。
朱厚照更是眼睛放光,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战场上运用此战法大获全胜的场景。
“第四『敌退我追』。
一旦敌军开始败退,我方绝不可错失良机,要乘胜追击,扩大战果,让敌人没有喘息和重新集结的机会。
这游击战的四点,需灵活运用,相互配合,方能在战场上发挥奇效。
但也不是一味的追击,一定要记住穷寇莫追。
追击敌人也是有讲究的。”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徐志道讲完,扫视了一圈台下,只见眾人若有所思,似在心中默默演练这一新颖的战法。
此时,门外的杨廷和也陷入了沉思,他虽对徐志道这种非传统的讲学內容有所牴触。
但又不得不承认,此子学问確实经天纬地。
要知道徐志道之前所领悟的《抡语》,若不是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是无法引经据典的证明孔●gai溜子●仲尼这一说法的。
而后每次代课所涉及的知识,就是让学富五车的杨廷和也不得不佩服其学识涉猎之广。
之前可以算是因材施教,但现在听完徐志道所讲述的游击战法。
他意识到徐志道或许有著远超常人的军事谋略天赋。
这游击战的理念,在大明以往的兵书战策中或许有些涉及,但鲜少被如此系统地阐述。
杨廷和心中暗自思忖,若能將此战法好好研习並加以完善,日后面对边疆战事或內部叛乱,说不定能成为克敌制胜的法宝。
大明的高层文官集团,大多都曾当过监军,对於战爭多多少少也略知一二。
而屋內的勛贵子弟们已开始热烈地討论起来,张仑率先发问。
“老二,这敌疲我打,如何判断敌军是真疲还是佯疲?”
朱厚照也跟著起鬨。
“对啊,二哥。
还有这敌退我追,万一追进了敌军的埋伏圈可如何是好?”
有时候这俩人也是全体勛贵子弟的嘴替,將一些问题都问了出来。
徐志道微微一笑,耐心解答。
“判断敌军是否真疲,需从多方面观察,比如行军步伐是否凌乱,士气是否低落,营地的戒备是否鬆懈等。
至於怕中埋伏,那就需提前派出斥候,探清敌军虚实,切不可盲目追击。”
徐志道顿了顿,大怒道。
“还有,能问出来这种问题。
以后你们二人可別上战场了,你们二人要是上战场绝对是一將无能累死三军的货。
斥候是给你们买荔枝的吗?”
杨廷和在门外,也不禁微微点头。
他深知这些勛贵子弟日后大多会投身军旅,徐志道这般教导,无疑是为他们日后的军事生涯点亮了一盏明灯。
儘管这与传统的国子监讲学大相逕庭,但似乎更契合这些武勛后裔的需求。
“噤声。”
徐志道阻止了下面议论纷纷的眾人,接著说道。
“这游击战之法,並非孤立,还需与情报收集紧密相连。
若能在敌军中安插细作,便能提前知晓敌军动向,无论是判断其疲惫之態,还是识破其诈败之谋,皆可多几分把握。”
说罢,他走了下来,踱步於眾人之间。
“再者,军队的训练亦不可忽视。
士兵需有坚忍不拔之意志,矫健敏捷之身姿,方能在这游击之战中进退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