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各方反应】
礼拜四。
“老板,《yes》要加印两万册,很多地方都快要卖断货了!”叶绍良高兴的衝进林正杰的办公室,匯报导。
不怪他非常高兴,毕竟一年之內,连出两本超级畅销杂誌(4万销量以上),这在出版界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
林正杰抬起头,也面露笑容,显示出心情不错。
现代出版社,已经成为他手中的一个重要旗子,这枚旗子重要的不是能赚多少钱,而是当前能值多少钱。所以《yes》杂誌的成功,是非常及时和有必要的。
“那就马上打电话给印刷厂加印,不过要做好质量管理,否则寧愿缺货!”
“我明白。已经叫人去安排加印的事情,预计星期五下午铺货。”
接下来,林正杰思考一下后,对叶绍良说道:“叶社长,你对外公开一下我们《男人帮》、《yes》杂誌的情况,比如《男人帮》销量8万本,月入百万港幣;《yes》销量5万本,月入几十万。將我们公司的名气,给打出去!”
叶绍良不疑有他,因为这个事情就算不讲出去,但行业也有人能了解到一些。毕竟,印刷公司那边就已经泄密了。
更何况,这也是一种gg宣传!
“没问题!只是这样一来,老板你名声越来越大了,最好请个保鏢。”叶绍良真诚的说道。
自家的老板,不仅仅是『出版界天才』,坐拥《男人帮》、《yes》畅销杂誌;而且,他因为炒作『简氏別墅』大赚4000万,而在商界小有名气。
白手起家、二十多岁的年龄,这些虽然都是优势,同样也有一定的麻烦——那就是『坏人』的注意。
林正杰一想也对,虽然他已经结识一些人脉——郑裕彤、李兆基、李国兴、冯庆绍等人,但其实大家不过是泛泛之交;更重要的是,林正杰又不会写在脸上——我也是有根基的,有朋友的。
所以,在很多坏人得知他只是一个『白手起家、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后,未必没有坏心思。
他虽然也能打几个,但就怕带枪和带刀的,所以得安排一辆车,跟著两个保鏢才像话。
“你提醒的有道理!这样,伱替我用出版社的资金,购买一辆车,再招募两个合適的保鏢,先这样应付著。”
“行,我马上去办!”
现代出版社,已经可以每月提供不错的盈利收入,所以林正杰也无需发愁资金的事情。
包括『亚洲证券』,实际上每月都有不错的收益,只不过被林正杰和马雅文拿去再投资而已。
充分说明,林正杰的事业已经走入正轨,不再是『无根之萍』。
《男人帮》、《yes》杂誌的连续成功,並取得骄人的成绩,在香港出版界引起巨大的轰动,大家纷纷关注『现代出版社』,以及背后的老板林正杰。
不仅仅出版界(包含报纸也是出版),就连娱乐界、政商界都纷纷重点关注。
对於『娱乐界』来说,现在能成为『帮女郎』、『yes女郎』那就是妥妥的出名路子,君不见『赵雅之』连续三期『帮女郎』之后,找她拍戏的人一下多了很多,好友邀请拍摄gg的。
对於『政商界』来说,现代出版社虽然没有『日报社』的影响力,但依旧是掌握著一些『舌候』和『粉丝群体』;更何况,两本畅销类杂誌,本身也是非常赚钱的。
对於一些『有心人、行业人』来说,他们却看到了一个发財的路子。以《男人帮》为例,让不少报社和出版社都看到,这种『信息全面、图文並茂』的杂誌,是个非常不错的赚钱路子。
所以,他们眼红也是必然的情况发生。
此时在东方报社的办公室里,『白粉马家』第二代领头羊马成坤,正看著办公桌上的《男人帮》、《yes》杂誌。他其实很早就注意到《男人帮》,只是没想到那么赚钱而已。
此时的《东方日报》已经成为香港最畅销的日报,销量每天在三十多万份。有如此畅销的报纸做后盾,如果顺势发展一本类似《明报周刊》、《男人帮》这样的杂誌,自然有益於公司的多元化发展。
马成坤是去年秋接手的东方报社,如今他想用业绩来证明,自己可以当得起马氏家族的第二代领头羊,並挽回摇摇欲坠的家族,特別是今年这个危险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