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协调欧洲卫星网络的神经中枢。
“汉斯,看这里!”
一名资深轨道力学专家指著大屏幕:
“大约30分钟前,全球引力梯度监测网报告川西区域地下有一次短促但剧烈的质量中心异常扰动……隨后我们模擬轨道碎片场中出现一片微弱的异常信號回波!”
另一位专家调出光谱分析:
“回波包含极微量的金属蒸汽信號……氮化硼?还有高含量碳……但极其分散,正快速消失,像……像某种高速喷射后被稀释到极限的纳米级残余物?来源点……指向地下!”
“再看红外卫星!”
首席科学家调出热成像图:
“川西目標区域有……一个微小的热源点,异常短暂,现在已消失,模式……”
他將图像放大到极限,对比日常数据和这次异常:
“……像高压锅瞬间泄了一下蒸汽?瞬间增压后的可控释放?这……这太不符合常理了!”
没有直接的物理损伤报告,没有看到爆炸,但所有这些零散的、异常的、指向同一个地理位置的信號碎片——地壳震动、奇特的电磁闪焰、短暂的热废气——拼凑出的图景让人不寒而慄。
没过多久,情报部门就有详细的消息传来。
然而,这个消息却让他们集体陷入了极度的震惊当中。
欧空局的科学家们首次感到了,一种面对未知科技的无力感。
“上帝……”
科学家喃喃自语,看著光谱数据中那湮灭前残留的独特信號:
“不是爆炸……是侵蚀?是……活性的纳米机器?还有那种恐怖的emp……”
他的目光转向东方,充满难以置信和深深忧虑:
“他们……他们製造了什么怪物?”
这个消息必须立即上报欧盟委员会和北约总部,太空安全的基石已被一种从未设想过的力量凿穿了。
消息如同投进深水的核弹,激起的不是惊天动地的海啸,而是一片死寂中疯狂涌动的地下暗流。
没有公开声明,没有新闻报导,但各国最高层的密室中,灯光彻夜未熄。
最终,这场对华国“秘密武器”的探测和研究长达两年之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因此暴露了许多潜伏多年的核心成员。
而那个时候的“lx-3”的流星纳米集群炸弹,已经真正能做到对太空飞行器的精准打击,甚至是卫星的集群爆破。
然后……事情的发展就几乎跟曹部长当年预测的没什么区別了。
五角大楼加速了“轨道炮”和“天基雷射拦截”项目的秘密评审,预算以倍速增长;白宫紧急召集顶尖科学家,研究可能的防御策略。
克里姆林宫的军费分配方案被连夜修改,战略火箭军和空天军的优先级被强行提高;原定的外太空谈判策略被全盘推翻。
北约紧急召开闭门峰会,討论建立联合轨道防御机制的可行性,爭吵声穿透隔音门。
东京、新德里……其他航天国家的指挥中心也同样灯火通明,焦虑的气氛透过加密电波瀰漫开来。
虽然核威慑体系的基石,例如洲际飞弹通常都设计有多重冗余导航方案,確保在卫星失效时仍能实施报復性打击。
但是作为提升全球精確打击能力的“倍增器”,一旦卫星群遭受到毁灭性打击,带来的严重后果將是空前的。
最关键的是,他们本身的防御系统也都建立在卫星防御的基础上,像是五角大楼。
所以,这也意味著,他们的头顶时刻悬著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
反制措施,迫在眉睫……
“流星”的这场无声爆炸,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正以超越光速的方式在战略棋盘上震盪开来。
各国情报部门卯足了马力,分析、猜测、恐惧、谋划……一个由银色尘埃划开的新时代,正以一种令人心悸的方式降临。
当然了,这都跟洛珞暂时没什么关係了,隨著“尘埃之怒”的项目告一段落,他也终於可以休息一会,同时,他的新剧也该提上日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