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在相界空间凝气结尘为地,是为地相境;再幻化出一片天空,是为天相境。
通过悟道,领悟该天地之间的专属法则,以法则衍生万物万相,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能否达到此境界,最终还要根据所打通的窍穴数量而定。
人体窍穴代表星辰,连成则形成经脉,经脉对应该天地间的星海。
因此窍穴打通的数量,关乎於天地成型的大小与万相的规模......
见眾弟子一个个听得云里雾里,上官长老便也不再往下讲了。
老者清了清嗓子,又道:“大家的精神状態看样子都很不错,接下来由老夫给大家进行入门授教!”
“俗话说强身靠习武,修真靠悟道。但…道是什么呢?”
见眾弟子交头接耳,老者乾咳一声,继续道:“道是万物本源,是天地法则,它无形无相,却又无处不在,这便是道!”
顿了顿,他又悠然捋著白须,仰首轻喃:“古人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修真之始,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轮转藏炁机;江河奔涌,山岳巍峨,万物形神蕴玄牝。”
“闭目內视时,当效仿鸿蒙初辟之象,引丹田真炁如溪匯海,以周身窍穴呼应周天星斗...”
“......”
眾弟子依然不明所以,唯有少数几名弟子在人群中摇头晃脑,连连称妙。
林默闭目凝神,细细聆听。
在他听来,上官长老说出来的每个字,都蕴含著大道真諦,仿佛一声声浑厚钟声在脑中迴荡。
“闭目內视时,当效仿鸿蒙初辟之象,引丹田真炁如溪匯海,以周身窍穴呼应周天星斗...”
回味这段话,林默以神识內视灵胎。
他发现此时有丝丝青芒灵气从百会穴进入,身体传来阵阵温热。
忽然,他想到《太虚经》的总纲中那篇经文,与上官长老所讲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即在心中默念。
剎那间,那些金色符文如蝌蚪一般將灵胎环绕。
与此同时,进入灵胎的青芒灵气越聚越多,陡然形成一道漩涡涌入百会穴,匯聚於下丹田。
那些灵气在丹田內又形成气旋,疏通至全身各处窍穴,部分窍穴如星辰若隱若现,欲有衝破之势。
一浪高过一浪的温热气息,自腹部流遍全身,越来越浓烈,令人神清气爽…
林默心下大喜:“太虚经竟如此玄妙!难怪贪狼前辈之前说此经有助於修炼...”
“不行,如今我还只是凝气二层,需先稳固根基再去冲穴,如此才能事半功倍!”
思量至此,林默闭合其他经脉,只留督脉输送灵气至丹田。
如青雾一般的气旋在丹田缓缓转动,顏色渐深...
“凝气初期形成气旋,中期形成气海,后期凝结三个气核,圆满三核合一,我还需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若以此进度修炼,估摸半月左右就能到中期了...”
......
不知不觉,上官长老已经讲了一个时辰。
“今天就先到这里吧,老夫所讲,大家都领悟了多少?”
“长老,弟子不才,方才依长老所讲已经突破了凝气二层,相信一个月左右就能到三层。”
人群中,一个骄傲的声音响起。
眾人循声望去,正是坐在第一排的姚战,他以一种耐人寻味的笑容,扭头蔑视那些惊讶的目光。
“好,很好。”上官长老很是激动,“不愧是六合帝脉之资!”
转而向楚俊辰问道:“你呢?”
楚俊辰淡淡一笑,谦虚道:“弟子不如姚师兄,恐怕得落后半月左右。”
眾人又是发出一阵惊嘆。
楚俊辰见状,抱拳笑道:“各位师兄弟切莫心急,修行之路漫漫,需稳扎稳打!”
上官长老表示很欣慰,此子知道收敛锋芒,不像姚战那般张狂。
他的目光隨后又落在林默身上:“你呢?”
“弟子不才,恐怕得小半年!”林默低头嘆息,显得很惭愧。
上官长老方才还展眉舒顏,闻听此言面色一僵,最后挤出一丝笑容,缓缓道:“不急不急,慢慢来。”
“行了,今日就此作罢,大家散去吧,回各自洞府自行修炼。”
语毕,白眉老者身形一闪,出现在玄冰塔七层歇台。
眾人正准备散去,乌婆子又闪身而来,扫视姚战张峰二人。
“你二人还要不要打擂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