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春节档票房战局愈髮胶著,走势出乎了徐风的预料。
《大灌篮》虽被媒体批评为逻辑混乱的“粉丝电影”,但周杰伦的粉丝却展现出惊人的票房號召力。
粉丝们仿佛无视口碑爭议,纷纷涌入影院,硬是將《大灌篮》的票房逆势推高至1300万。不过,这股由粉丝经济驱动的票房热潮,终究难掩影片本身的口碑短板。
《扬名立万》首日票房为800万,虽不敌《大灌篮》,但已展现出稳健的市场潜力。
而真正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长江七號》的票房表现。
在家长们的带领下,这部主打合家欢的电影票房一路飆升至1500万,与大年初一相比几乎翻了一倍。
春节期间,不少家庭趁著假期才抽出时间走进影院,而温馨治癒的《长江七號》自然成了他们的首选。
然而,票房的短期爆发並不意味著长久的胜利。
隨著春节档的深入,票房走势逐渐清晰。
《大灌篮》的票房在大年初二达到顶峰后,便开始一路下滑。
口碑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观眾对影片质量的质疑声越来越多,票房也隨之大幅缩水。
相比之下,《长江七號》的票房表现则稳定得多。
作为一部合家欢电影,它精准地捕捉到了家庭观眾的需求,票房始终在1000万左右徘徊。
儘管涨幅不大,但胜在稳定,为影片的长线收益奠定了基础。
而《扬名立万》则上演了一场精彩的逆袭。起初,由於排片量有限,它的票房表现並不突出。
但隨著《大灌篮》口碑的崩塌,影院开始调整排片策略,將更多场次留给了口碑更好的《扬名立万》。
这一调整立竿见影,《扬名立万》的排片率迅速攀升至30%以上,票房也隨之水涨船高。
大年初四,《扬名立万》迎来票房爆发,单日票房高达1300万,成功登顶当日票房冠军。
儘管隨后票房有所回落,但整体降幅不大,显示出强大的票房续航能力。
从首周票房数据来看,三部影片的命运已初现端倪。
《大灌篮》首周票房仅5000万,且隨著口碑的持续发酵,第二周票房下滑趋势明显,后劲不足。
而《长江七號》,则凭藉稳定的合家欢属性,首周票房达7000万,春节档期间票房累计7500万,假期结束后总票房更是突破1.45亿,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