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首映日票房报收800万,华谊內部氛围轻鬆。
製片部核对数据后,王仲磊对製作人沈明哲说:“按首日表现,最终票房能到几千万。徐风又给了我个惊喜,没想到这种没有大明星的电影能有这个成绩。“
次日票房破千万的消息传来,王仲磊暗自调高了预期。但隨后两天票房回落到500万左右,他又开始重新评估,將原来的7000万票房预期调到了6000万。
转折出现在大年初一。经过媒体持续发酵,《那些年》单日票房突然突破2000万。王仲磊难以置信:“这走势完全不符合任何票房模型,超出所有人的预料。“
徐风虽然这几天接受了多家媒体採访,但也没想到效果如此显著。电影似乎已经演变成一种社会现象,不少观眾因为影片选择结婚,媒体的推波助澜更让关注度持续升温。
两者叠加作用下,《那些年》的单日票房纪录不断被刷新。最终影片首周票房达1.1亿,超越了张艺谋《满城尽带黄金甲》的9600万的国產首周票房纪录。
这个时候,有记者想到了张伟平和徐风之前的纠纷,他特意跑去问张伟平:“张总,徐风新作首周票房超过了张导的《黄金甲》,您怎么看?“
张伟平仍不以为然:“这只是首周成绩。青春片后劲肯定比不上古装大片,票房很快就会断崖式下跌,最终不可能超过《黄金甲》。“
这番言论经媒体报导后,反而让徐风的热度更上一层楼。
其他人看到徐风的新片的首周票房之后,也纷纷向徐风打来了电话。
其中杨咪、范兵兵、周讯、等徐风的朋友纷纷致电祝贺,甚至徐风不认识的女明星也发来拜年简讯。
一向很少评价同行作品的张一谋导演,在私人聚会上被问及《那些年》时,难得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徐风这小子有两下子,能把青春片拍成这样,確实厉害。”
顿了顿,他又意味深长地补充道:“不过电影市场不能光靠情怀,商业片的规律还是要遵循的。”
这番话很快被在场人士透露给媒体,引发业內解读。有人猜测张导是在委婉提醒市场过热,也有人认为他是在肯定徐风的创新。
博纳影业总裁於冬在採访中直言:“《那些年》的成功证明,好故事才是票房的核心。我们很期待和徐风导演合作,博纳有充足的资金和发行资源。”
光线传媒的王常田则更为直接,私下联繫徐风,表示愿意以更优厚的条件参与《仙剑奇侠传》的投资:“华谊和中影能给的,我们一样能给,而且不会干涉创作。”
隨著电影热度飆升,徐风的手机几乎被祝贺简讯和合作邀约塞爆。
除了杨咪、范兵兵、周讯等老友的祝贺外,不少一线明星也主动示好。
某位以高冷著称的影后甚至托人递话,表示愿意零片酬出演徐风的下一部作品。
不少老牌港澳天王也纷纷找到了徐风的电话號码。希望和徐风合作。
徐风曾经只是备受瞩目的新人导演,如今已成为全行业爭相合作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