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风暴愈演愈烈,“陈凯哥炮轰徐风”“华谊与陈凯哥团队暗潮涌动”等衍生话题不断涌现,热度居高不下。
不过徐风並没有理会这样舆论风暴,相反,他躲进了华谊公司,不接受任何媒体的採访,全心全意的开始了电影的筹备工作。
徐风第一时间联繫了池宇,邀请对方继续加入自己工作室,与自己並肩作战。
池宇也没有犹豫,直接答应了下来。
同时,徐风著手搭建团队,广招人才,首要任务便是寻觅一位能在自己与华谊之间高效沟通的助理。
在接连面试了多位应聘者后,徐风最终选定了一位二十七八岁的陈书蔓担任助理。
陈书蔓履歷丰富,过往的工作经歷不仅涵盖协助大型项目的统筹规划,还涉及跨部门沟通协调,实打实的经验让她在一眾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一番对比下来,无论是专业技能,还是应对复杂工作的综合素质,陈书蔓都远超其他面试者。
就这样,凭藉突出的实力,陈书蔓成功贏得了徐风的认可,顺利拿下这份工作。
华谊方面也迅速响应,毕竟闹起了这么大的舆论风暴。华谊也不想自己在《鯊滩》上面被打脸。
於是他派遣了经验丰富的製片人沈明哲协助徐风开展工作,当然,这其中也肩负著监督电影资金流向的职责。
正式开始工作后,徐风深切感受到华谊团队的专业性,以往在独立组建剧组时难以推进的事情,在这里总能得到妥善处理。
为了给影片营造绝佳的视觉效果,徐风提出需要一处风景如画的沙滩作为拍摄地。
华谊的堪景团队雷厉风行,迅速奔赴三亚、青岛、福建等地,实地取景拍照,並及时將素材回传。
徐风还计划搭建大型水下摄影棚,华谊凭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同样轻鬆搞定。
特效製作是《鯊滩》的关键环节,直接关係到影片的成败。徐风决定亲自考察特效公司,確保特效水平契合影片需求。
徐风率先前往香港,彼时先涛数码声名鹊起,刚刚圆满完成电影《无极》的特效製作。
然而,在深入沟通后,徐风发现先涛数码的专长在於奇幻背景的设计,与《鯊滩》所需的逼真大白鯊特效风格並不匹配。
要想在银幕上呈现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大白鯊形象,国外顶级特效公司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儘管失望,但徐风明白,2005年的国內特效行业尚处於发展阶段,与国际顶尖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无奈之下,徐风將目光投向欧美,首先联繫了行业巨头工业光魔。遗憾的是,工业光魔正全身心投入《星球大战》系列的特效製作,对来自中国的这个小型电影项目无暇顾及,婉拒了徐风的合作请求。
徐风並未气馁,转而联繫维塔数码。
幸运的是,维塔数码尚未承接《阿凡达》的特效製作任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鯊滩》的特效製作。
在详细了解徐风的製作要求后,维塔数码给出了300万美元的报价,这还是徐风经过多轮谈判,据理力爭后的结果。
华谊的製片人听闻报价后,眉头紧皱,试图说服徐风寻找一家价格更为低廉的特效公司,以降低製作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