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续的拍摄中,隨著剧情推进,《彗星来的那一夜》迎来了更为复杂的场景——多线时空交错片段。
这场戏不仅需要演员精准把控不同时空下角色的性格差异,还对镜头调度、场景切换以及特效製作提出了极高要求。
为了拍好这场戏,徐风提前一周就组织演员们进行排练。他和编剧一起,逐字逐句拆解剧本,帮助演员们理解每个时空下角色的心理变化。
在排练现场,徐风不厌其烦地示范动作和表情,一遍又一遍纠正演员们的表演细节。
拍摄当天,片场的气氛紧张而压抑。摄影团队早早架好了多台摄像机,从不同角度对准拍摄区域;灯光师根据不同时空的特点,精心调试著光线,营造出神秘而诡异的氛围;特效团队则在一旁待命,隨时准备配合拍摄,添加相应的特效。
“《彗星来的那一夜》第三十场,第一镜,第一次,action!”池宇大声喊道。
罗进和杨咪迅速进入状態,他们在不同场景中穿梭,一会儿是亲密无间的恋人,一会儿又变成感情破裂的仇人。
在表演过程中,罗进一个细微的眼神变化,便將角色在不同时空下的情感差异展现得淋漓尽致;杨咪则通过独特的肢体语言,让观眾清晰地感受到角色心境的转变。
徐风紧紧盯著监视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当拍到一个时空切换的关键镜头时,他突然喊“卡”。原来,画面在切换过程中,光线过渡不够自然,影响了整体的视觉效果。
徐风立即与灯光师和特效师沟通,经过一番调整,他们决定增加一组辅助灯光,同时优化特效的参数。
第二次拍摄开始,一切都变得顺畅起来。演员们的表演愈发精彩,镜头的切换也恰到好处。隨著剧情的推进,现场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所有人都沉浸在拍摄之中。
在拍摄一场激烈的爭吵戏时,罗进和杨咪全身心投入,他们的声音在片场迴荡,情绪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然而,就在拍摄即將结束时,一名场务不小心碰倒了道具,发出的声响干扰了拍摄。徐风虽然有些无奈,但还是耐心地安慰大家,让大家调整状態,重新拍摄。
经过一整天的努力,这场多线时空交错的戏终於顺利拍完。
徐风看著拍摄素材,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知道,这部电影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努力和付出。
在接下来的拍摄中,他们还將面临更多的挑战,但他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將《彗星来的那一夜》打造成一部经典之作。
隨著拍摄的不断深入,剧组的拍摄进度越来越快,大家的默契也越来越高。
在拍摄过程中,虽然也遇到了一些突发情况,比如设备故障、天气变化等,但在徐风的带领下,所有人都齐心协力,共同克服了困难。
时光悄然流转,拍摄之旅步入第五天。
依照既定拍摄计划,《彗星来的那一夜》的拍摄进度近乎过半。一切超乎预期地顺利,儘管影片主打悬疑烧脑题材,但整体架构与拍摄流程相对常规。
这天,刘茜茜怀揣著十足的好奇心,现身徐风的剧组。
她双手拎著大袋水果和饮料,笑意盈盈,一踏入片场便打趣道:“好傢伙,你们瞒著我偷偷拍电影,这可不够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