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刘彻是奸商啊,捞钱捞到我樊千秋头上了!?
从少府借到粮食后,在樊千秋看不到的地方,万永社的子弟和同子弟便被发动起来了,投身到了一场“人民的战爭”中。
人扛车运,牛拉马驮,一人一斛,一车十斛,化整为零,掩人耳目,用了几日的时间,將百万斛粮从长安运到了华阴县。
那里,早已有通河社调集的五百艘漕船待命!
从东向西,逆流而上,行船的路程自然极难;从西向东,顺流而下,波折少了许多,
加上今夏雨水多,顺流运粮更便捷,
自古都是从东到西运粮,从未有过从西往东运粮的事情,加上遮掩得当,有樊千秋“斗狠”引人耳目,自然能瞒天过海。
当然,此番“暗度陈仓”能够险中取胜,绝不是樊千秋一人的功劳,而是得益於无数人的纵横和配合。
万永社的子弟和同子弟、少府的属官和书佐、通河社的子弟、滎阳县的漕卒没有这些寻常人参与,此事决不能成功。
当然,亦需要刘彻这天子的首肯,更需要“刘平”居中调度:如今大事能成,樊千秋感慨之余,对刘平的身份更好奇了。
望楼上的樊千秋深吸了一口凌冽的空气,觉得格外畅快,积压在他心头近两个月的浊气和块垒,一扫而空,再不见踪影。
这时,卫广登上了楼来,上报导:“使君,院中有人要见。”
“何人?”樊千秋问道。
“中郎桑弘羊,桑使君。”卫广说道。
“阳桑弘羊?”樊千秋有些惊喜地问道。
“正是。”卫广点头道。
“他不是奉了县官的詔令,在陵县一带徵收市租吗?今日怎到滎阳来了?”樊千秋自言自语地问道。
之前,当樊千秋得知桑弘羊被刘彻派去陵县一带,用自己摸索出来的方法徵收市租时,心中很不悦,但此刻已消散了。
毕竟,自己之后也要“抄袭”不少桑弘羊在原时间线上提出来的治国方略,他们倒也谁都不亏欠谁,便也算是扯平了。
更为重要的是,桑弘羊是一个极难得的人才,更是刘彻最信任的朝堂重臣,自然值得樊千秋去结交。
“也许,因为桑使君是雒阳人吧,对河南郡的风土人情更熟稔,由他暗中押运粮食更顺畅些。”卫广说出自己的推测。
“带本官去见桑使君。”樊千秋点点头说道。
“诺!”卫广答下。
不多时,樊千秋便在一条已卸完了粮食的漕船上见到了桑弘羊,与他一同等候樊千秋的还有通河社的社令何不足。
三人非常客气地相互见礼之后,便將各自手头上的事情简单扼要地对照了一遍,樊千秋这才知道整件事情的全貌。
桑弘羊与万永社配合,负责將粮食从少府仓中运到华阴县装上船,之后再与何不足配合將粮食押送到了滎阳城下。
樊千秋听著比自己还年轻的桑弘羊说述其中细节,心中不禁感嘆。
此人当真是刘彻最信任的近臣啊,竟屡次將最重要的事情交与他:这可不仅是重任和重责,更是一个立功的机会。
顶头上司愿意给你表现的机会,这便是一种信任的表现,有时候工作时太过清閒,不是好事,这意味已被边缘化。
在原来的歷史线上,汉武帝刘彻在驾崩前夕,任命桑弘羊与霍光为昭帝託孤大臣,走向巔峰的同时,也走向灭亡。
而他日后显赫的人生,从现在便能看出端倪。
“从长安到滎阳,有千里之隔,有劳桑使君。”樊千秋以平辈之礼答谢道。
“樊使君多礼了,我等同朝为官,都是为县官尽忠,不必言谢。”桑弘羊亦是头次见到樊干秋,表现很老成。
“不知县官有没有別的旨意给本官?”樊千秋问道。
“县官確实有一道密詔。”桑弘羊说完之后,看了看一边何不足,樊千秋明白这是让他將“閒杂人等”屏退。
“何社令,今日之事有劳社中兄弟,通河社的事情,本官定会如实履约。”樊千秋转向了何不足,点头笑道。
“多谢使君成全,从今之后,通河社上下几千子弟,今后唯县令马首是瞻。”何不足有些惶恐和討好地说道。
先前,何不足虽然通过魔下头目何有擼答应了与樊千秋“结盟”,但仍有“待价而活”之心,想再喊一口价。
可从见到桑弘羊並得知对方身份的那一刻开始,何不足便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原因简单,他知道自己不配。
就像此刻此地,眼前两个小自己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动輒便是“县官”“密旨”,他甚至连旁听的资格都没有。
並不是每个私社背后都有可以依靠的大门槛的,通河社便是如此。此刻有机会傍上一个县令,已是天大机缘。
更何况,这县令还是县官信得过的一个近臣啊。
所以,何不足才会有这番略显諂媚討好的言论,
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这几句话说完后,没有引来舱中两位使君的讚许,反而让二人露出了一丝不悦。
这时,脑子慢了半拍的何不足终於醒悟了过来:自己刚才说错话了,而且错得离谱,
说不定还会让自己送命!
“何社令,你是不是一时心急,把话说错了?”樊千秋与桑弘羊对视了一眼,才似笑非笑地看向何不足说道。
“是啊,何社令操劳过度,才会一时失言的。”桑弘羊顺著樊千秋的话说道。
“何社令,不如你重新说一次,免得有误会?”樊千秋笑呵呵地敲打著对方。
“是是是,鄙人刚才一时失言,不是唯县令马首是瞻,是唯—唯县官马首是瞻。”何不足说便开始擦汗。
“桑使君,可將此事上奏县官,通河社今次立下大功,可给何社令一个名分。”樊千秋顺水推舟地卖了人情。
“我定会如实上报,县官圣明,陟罚臧否,定然妥当。”桑弘羊心领神会的说道。
“多谢二位使君,二位使君当有大事相商,那鄙人就先去招呼子弟们卸粮了。”何不足连忙再次行礼討好道。
“有劳何社令了。”樊千秋和桑弘羊点头,一齐说道,这番默契的配合,自然也拉近了二人的关係。
何不足匆匆地离开了船舱,桑弘羊未多言,立刻將刘彻的密詔拿了出来,递给了樊千秋。
樊千秋展开密詔看了一眼,內容倒不出奇,除了常见的君上对臣子的劝勉外,核心便是催促他解决粮的事情。
皇帝令樊千秋迅速平定滎阳局面,年底前,要將四百万斛粮输往长安城。
“四百万斛粮?”樊千秋有些疑惑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