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喂,田蚡开门,我是府衙送温暖的!
只是,那些绿头苍蝇还在田恬身上四处飞,恐怕已在他的身上產了卵,想藉助这副尸体生养一百八十代王朝。
“社令,入好了。”豁牙曾站起来一边擦著手上的血,一边向樊千秋上报导。
樊千秋走过去看了几眼,又吐了一口吐沫在那七个血字上,再用脚胡乱地擦掉,才说道:“那就装入石棺吧。”
“诺!”豁牙曾答下后,再与子弟们忙碌了一通,终於是將还在滴著血水的田恬装入了石棺里,並未有差池。
石棺內部两侧各自摆著八个人头大小的陶罐,只是用蒲草盖子封口,此乃极常见的陪葬器皿,並没有太显眼。
樊千秋从刑台上走了下来,他亦跳上了牛车,四周检查了一遍,確认无误之后,才用一块素帛盖住由恬的脸。
“盖上吧。”樊千秋平静道。
“诺!”那几个在车旁的子弟们立刻费力地將石棺重新盖上了。
“走!將这石棺送去丞相府!”翻身上马的樊千秋高声长喊道。
“诺!”所有的万永社子弟齐声吼道,压过了此间所有的杂音。
而后,在万永社眾子弟的护卫之下,樊千秋骑著一匹高头大马,带著装有田恬尸身的牛车,离开了东门市。
早已经有隱藏在黔首中的万永社子弟四处传话“樊大要亲自送尸到丞相府”,一时间又引起了黔首的悬念。
於是乎,在一千多黔首的簇拥之下,樊千秋带著整个队伍先是向西来到了华阳大道尽头,而后沿大道向南。
如今,大汉的丞相已经换成了竇婴,而长官又要住在府衙当中,那田盼自然已没有资格呆在尚冠里丞相府。
田是武安侯,所以在北闕甲第有一处属於自己的宅邸,而今日正是田氏一门乔迁到“新居”的良辰吉日。
樊千秋把田恬的尸体送到武安侯邸,倒也算让田氏“双喜临门”了。
此刻,刚才的濛濛细雨下得大了些,细如牛毛的雨丝已经变成了米粒大小的雨点,均匀地飘洒向每一个人。
雨露均沾,恐怕就有此意。
晃眼看去,白亮的雨点倒像是初冬下来的下雪,平添了几分寒意。
虽然风雨渐大,但黔首们热情不减,全部都跟在万永社的队伍后面,一边笑闹一边往前。
整个队伍浩浩荡荡地沿著华阳大道往南边走了小半个时辰,终於进入了北闕甲第的地界。
大多数黔首都没有来过这勛贵聚居的北闕甲第,一入其间,立刻被此处的豪奢震了,吵闹声渐渐小了。
他们抬头看著那些美轮美奐的建筑,压低声音小声议论著,其中包含有嫉妒、羡慕、
怨恨、贪婪和不屑。
当然,北闕甲第中的勛贵豪猾自然也早知今日有大事发生,所以已吩附家奴关门闭户,持弓守在望楼上。
院外的黔首和院內的勛贵,楼下的黔首和楼上的奴僕都用一种极强的恶意和警惕揣测和提防著对方。
此时,若是有人站出来高呼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种乎”,恐怕立刻就会在这不平等之间掀起了一场大乱。
还好,此时的大汉民间虽然不可避免地积压有“民怨”,但是大汉国势仍然向上,暂时掩住了所有杂音。
约莫在申初一刻时,樊千秋率眾来到了武安侯府正门外,跟来的黔首们自然將门前的官道堵得水泄不通。
而在武安侯邸的大门內外,亦聚集了近百名青壮,这都是田的家奴或门客,都是一副严阵以待的模样。
这些奴僕和门客此刻严阵以待,待的自然是樊千秋。
今日,被皇帝下戒书训斥了的田自然是不便也不愿到刑场观刑的。
但是,田家仍派了信得过的门客乔装到东门市去探听的,並且不断地將那处的动静传回府中。
尤其是樊千秋带人浩浩荡荡地起送户体前来北闕甲第时,这浩大的阵仗第一时间便被田氏知道了,所以才派人来门前抵挡。
此刻,围聚的黔首已经安静了下来,他们知道此处是北闕甲第,所以不敢太过放肆,
这便是阶级的差异带来的压迫和威镊。
再加上万永社五六十子弟,加上门外的田氏门客家奴,加上跟隨围观的北闕甲第其他勛贵的奴僕—门前竟然有一两千人。
不同的人心情不同,但都不由自主地看向了骑在马上的樊千秋,静静等待著他的下一个举动。
樊千秋当然亦有几分紧张,敢列侯门前挑,他是大汉头一个吧?
更何况,他还不只是挑畔。
不过,好在雨已经完全停下了,这倒是让后面的事情好办了许多。
“让弟子们把乡梓们赶退一些。”樊千秋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道。
“诺!”豁牙曾回答后便吹哨,万永社子弟们立刻按照计划行事,將官道上的黔首们逼退十多步,让武安侯府前空了许多。
“走,你我去请武安侯田出来,让他给田恬收户。”樊千深吸一口气说道。
“诺!”
接著,樊千秋骑马,豁牙曾赶车,二人面不改色地来到了武安侯府的大门前。
一时间,那些聚在门內门外的奴僕门客混乱了一些,而后传来了小声的叫骂。
樊千秋看著眼前煞有介事的奴僕门客,只觉好笑。这里面不知有多少人是装腔作势之徒,又不知有多少人愿与由氏共存亡。
他清了清嗓子,又约束住跨下的马匹,而后便高声大喊道:“棺中乃田嫡子田恬尸身,还请武安侯田出来认尸收尸!”
他话音刚落下,从门中的人群里站出来一个老奴,他急忙地小跑到樊千秋面前一一此人正是从小就照顾田恬起居的老奴拙。
说来也很奇怪,拙在田家为奴十几年,平时尽心照料田恬,没有功劳亦有苦劳,但是仍然时不时就要被由恬的责骂和殴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