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该来之人,都已经来了,未到之人,也便不等了,我等商议今日之事吧。”樊千秋笑著道。
“诺!”曹不疑等人不敢有异,异口同声道。
“今日请各位前来的目的,曹社令想必已与你们提过了,便是议一议八社合一之事。”樊千秋道。
其实,原本一共应该是九个私社,可是富昌社已经提前变成了富昌堂,所以现在便是八社合一了。
六个社令和陈家阿嫂这个堂主立刻坐得正了些,后者面色自然没有异样,可曹不疑等人还有疑虑。
“长安县共有十六个乡,万永社如今占了三个,分別是清明南乡、清明北乡和启阳乡“而永嘉社占了未央乡,永富社占了长乐乡,永康社占了建章乡,富和社占了章台乡.——”
“加上这墨和社和墨胜社共同占著的明光乡,这一共就是八个乡,恰好就占了长安十六乡的一半。”
“诸位社令堂主,我未算错吧?”樊千秋今日是议论私社之事,身份自然是私社社令,所以没有自称本官。
“樊社令精通算学,算得极准,並未算错。”曹不疑带头称讚,其余的几个社令纷纷应答,陈阿嫂亦点头。
“这八个相恰好又在长安城东,所以被称为东八乡,东八乡的乡梓们常年通婚嫁娶,本就是亲如一乡————
“因此,我提议东八乡的八个私社当合为一个私社,如此一来,办事方便妥当,更能为乡中的乡梓们出力。”
“我话讲完,谁赞同,谁反对?”樊千秋不冷不热地问道。
“此意甚好——..
“樊社令英明——
“此乃造福乡梓之举—“
“万永社乃长安第一私社—”
曹不疑几个人连连称讚,可说的都是一些空话套话,並没有直截了当地说“愿”或者“不愿”。
樊千秋明白他们还有幻想,因为此事可不只是关乎“钱”的事情,更关乎著他们的身家性命。
一旦併入了万永社,而他们又想继续留任社令,那么就必须要遵守万永社那多如牛毛的社约。
这些社约他们都已见过,有些甚至比官府的律令都要严苛,稍有逾矩,便要受到私刑的惩罚。
他们的祖上创立这私社,为的就是公器私用,建一支听命於自己的力量,若是合併,岂不是將其拱手让人。
哪怕见识过樊千秋的狠毒手腕了,但是,他们仍不愿痛快答应下来。
“只是我等愚钝,不知社令打算如何八社合一?”曹不疑小心问道。
“此事简单,如同原来的富昌社那般併入万永社即可,直接转成万永社的堂口,几位社令就是各堂堂主。”
曹不疑等人早已经猜到了此法,面面廝,左顾右盼,仍没有回答。
“诸位可有顾虑?”樊千秋似笑非笑问道。
“社中子弟太多,一时直接恐难以接受这安排,不如效仿先秦诸侯会盟之举,我等私社尊方永社为盟主。”
“嗯?这盟主有什么说道?”樊千秋笑著问道。
“我等听令於樊社令,每年再向万永社献所征市租的两成。”曹不疑说完其余的社令纷纷称此为正道。
“曹社令啊,你是想让我成为第二个竇使君?”樊千秋打趣道。
“正是———”曹不疑话一出口便发现不对,连忙慌乱改口道,“不不不,鄙人不该如此作比,社令恕罪!”
“呵呵,曹社令別慌,我非小肚鸡肠之人,今日所以之议事重要,一时得不出结果,来来,我等先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