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想要进步,就得折腾,就得支棱起来!
这些杂號大夫,是怕天子之怒!
竇婴和竇良被削爵的事情还殷鑑不远,他们隱隱约约觉察到,皇帝与之前有一些不同。
似乎想宣泄心中的怒意和杀意。
杂號大夫们虽无能,却不愚蠢。
所以,他们只是象徵性地上了这道措辞激烈的奏书,而后就对此事视而不见了。
这样一来,他们不仅履行了劝諫天子的责任,对得起几十斛月俸,而且保住了妻儿老小,不至让他们下狱。
忠孝两全,有时候,不是那么难做到。
最喜欢嘰嘰喳喳的杂號大夫们都闭上了嘴,朝堂上的反对之声自然也慢慢平息了下来。
但並不意味著此事过去了,大大小小的官员和有钱有势的豪猾上户们就把目光聚集到了清明河的南岸和北岸。
他们都明白,这个有些惊世骇俗的政策最后能不能推行下去,不在朝堂,而在清明河两岸。
清明南乡是整个大汉娼院和斗鸡寮最多的地方,所以在这项新政之下,自然首当其衝。
只要负责徵收市租的私社能把半两钱收上来,那此事毫无疑问就可以在大汉各郡国推行下去。
反过来,若是在天子脚下的长安城,此事都推行不下去,那在別的地方就更做不成了。
当这些上层人逐渐把视线投向清明河的时候,却又立刻发现了一件非常巧合诡异的事情。
负责徵收清明南乡市租的私社,竟然从原来的富昌社竟然被方永社给吞併了,也就意味著徵收清明南乡市租的私社是万永社!
而这个万永社就是杀死了竇桑林的万永社,这个万永社就是引发两侯被削爵的万永社!
之前,当与这两件事有关的詔书和布告张贴出来时,绝大部分上层人士並未將太多的注意力放到这籍籍无名的私社上。
在他们的眼中,万永社和南皮侯、魏其侯相比,实在是太过於渺小了,根本不值一提。
而在那詔书和布告上,更是写得清清楚楚:竇桑林哄抢市租,私社子弟樊千秋诛杀之,义纵秉公执法,魏其侯和南皮侯教唆右內史包庇,天子公正裁决。
这一个大案中,出现了一个皇帝,两个侯爵,一个两千石官员,一个千石官员,一个侯爵嫡子和一个—————-私社子弟。
这个私社子弟自然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这些上层人土只会单纯地认为,这私社子弟定然是个鲁莽执的人,杀了竇桑林只是误杀,虽然够狠,但是並不稀奇,也不聪明。
他们反而会去称讚皇帝“杀伐果断,秉公处置,料事如神”,抓住了时机,
惩治了老臣,树立起了皇权天威。
但如今,当这些旁观者发现將由方永社徵收清明南乡的市租时,他们终於开始真正正视起这个万永社来了。
而后,皇帝为万永社提了“按境保民”匾额的事情又被挖了出来,他们便文自以为是地推测出了一种新的可能:万永社是县官爪牙!
於是,越来越多上层人士將视线投向了此处,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態度,冷漠地看著此事的走向。
当然,只有站在朝堂上的少数人才能看到这层玄机,其余的大部分人,要么因为利益纠葛而深陷其中,要么只是凑热闹的看客心態,並没能看得那么长远和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