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昌社的子弟给我樊千秋面子,已同意併入万永社了,名录和帐册昨日就已提前送来了,我都看过了。”
“今日,便將合併之事与来年收市租之事定下来,富昌社子弟若有异议,还要阿嫂去关说。”樊千秋道。
“樊社令直说便可,贱妾今日能带人到方永社正堂来,便是將社中的事情都谈妥了。”陈安君平淡地道。
“阿嫂说得是,我们富昌社,已议论过樊社令所提之事,全社上下三百余子弟,並无异议。”郑乐说道。
“反对的子弟共三十五人,已被劝出社了,富昌社上上下下,不会有人说半个不字。”陈安君洒脱说道。
吴文和郑乐两人也紧跟著陈安君,向樊千秋表达了一番忠心。
此时,樊千秋才看到吴文和郑乐脸上竟然有伤,看来这“劝”,恐怕不只是用嘴劝,而是用拳脚来劝吧。
这两个人此刻的热心可不是在作假,他们昨日已经知道樊千秋当上县寺游激了,是掌管两亭三乡的官员。
跟著一个穿了官皮的社令,之后的日子又怎可能不好过呢?
更何况,万永社今年红红火火的场景,早就让他们心生妒忌了,如今能参与其中,自然是“与有荣焉”。
樊千秋看无人有异议,便將事先想好的“两社合一”的条款开诚布公地讲了出来。
“合併之后,社名仍然是万永社,此处宅院就是万永社的总堂,总管一切事宜。”
“富昌社改名为富昌堂,仍旧徵收清明南乡和启阳乡两乡市租,此事不会有变。”
“另外,將调人再新建一个大昌堂,取代旧万永社,直接徵收清明北乡的市租。”
“总堂將会调人往富昌堂助其改制,建六房及各市,並教富昌堂用新制收市租。”
“富昌堂过往徵收市租过於蛮横,以后定要按新法徵收,若是违背,我当严惩。”
“富昌堂也当遵守万永社其余的社约成制,子弟及同子弟均可享受相应的待遇。”
“堂主由陈家阿嫂来当,吴文和郑乐两位兄弟,则分別担著堂丞和堂尉的担子。”
“日后,若是再有新的私社併入,都效仿此成制改號,不分先后,均同等对待。”
其余人还不知樊千秋要吞掉竇桑林其余七家私社的计划,更不知方永社获得了徵收整个长安市租的许可。
所以,除了陈家阿嫂之外,其余的人听到樊千秋说还会有更多的私社併入万永社,都有一些吃惊和疑惑。
“混私社啊,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万永社来年还要做大做强,向城南和城西进发,迟早的事。”
“尔等,可明白我的意思?”樊千秋笑吟吟地问了这个问题,在场之人愣了片刻,隱约想清了其中关节。
“社令只需发话,我等绝无二心,定然衝杀在前!”简封这些“老人”立刻就应道。
“俺也一样!”吴文和郑乐也心潮澎湃,连忙跟著拱手答道,生怕落到了他人之后。
於是,这正堂之中,立刻就洋溢起了上下一心的气氛。
樊千秋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但他亦知还要慢慢磨合。
接著,他说了一番鼓舞士气的话,画了许多大饼,让堂中火焰烧得更高了些,才开始进入了今日的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