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落人口实。
何导沉默了几秒才道,“没什么特別的喜好,小郑老板不用这么麻烦。”
“好的,我知道了。”
掛断电话后,郑午才没听他的话不去麻烦,当即蹬著大槓跑出去,去商场买了个高价保温杯,想到中年人爱养生,又顺道买了些枸杞,回来还往里面塞了两千块钱,给何导的礼才准备齐活。
不是他猴急没方法。
在电话里提前说,只不过是想表明自己很懂事,免得何导產生『改戏减戏』的心思,毕竟陆毅確实给人家添了麻烦。
也不要以为两千块太小气。
毕竟这个年代,拍一部20集的电视剧,也才几十万的总预算,他何导三个月能见光的工资,都不一定有一千块。
对比一下。
郑午已经很大方了。
这些事都做完,郑午再进行查漏补缺,发现没什么事落下后,静静心,才继续边笑边码他的《武林外传》。
出版社的效率很快,五点下班之前,他就接到了老陈的电话。
“老师,討论结果如何。”
老陈在电话里声音很响,“编辑们一致认定书的可读性很强,完全可以出版,但是前期可能效果不好,得等到一定的阅读口碑出来,效果才会好一点。”
“……意思是需要前期宣传?”
“对,但现在宣传途径有限,这种书也不可能像季雨季那样,被市委宣传部动用电视台广而告之,只能在书店的新书区和畅销书区,抢抢前排,很难达到轰动效果。”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行吧,能赚一点是一点。如果出版,第一版你们能开印多少?”
“鑑於你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我们准备头版5万册。说真的,我们对於能卖出多少,真没多少把握。”
郑午脱口而出,“才5万本啊。”
“小郑,新人的话,一万本我们都不敢下。”
“嗯,我明白的,不过交稿日期我很难保证,你也知道我越来越忙了。”
“不急,等手上这些书再卖多些出去,能更快提升你的知名度,对你的武林外传不无好处,慢慢写就是了。”
“好。”
电话结束后,郑午抓著脑袋想,怎么才能上电视给书打打gg呢?这个时候的综艺,都是歌舞、小品、曲艺类的,跟书沾边的两档节目,《电视书场》,和《电视书店》,而且这种节目都是播单田芳大师,以及田连元等几位大师的评书。
讲的还都是名著,比如水滸传、三国演义之流。
郑午这种初出茅庐的小写手,还够不上人家用你的作品讲评书。
显然,电视是够不著了。
郑午只能退而求其次的瞄上报纸。
不过这事只能慢慢来,反正他暂时不缺钱,等过了两天,他接到田源的电话,就彻底把这书忘了。
田源他们已经到深圳了。
为了给两位未来的天皇巨星一个好印象,郑午专门叫了的士去火车站接人。
田源看到他又惊又喜,“哎哟,你都捨得远程出迎了,看来还没忘记我这个老同学,真是让我感动。”
可惜他表错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