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周五。
股市照常开市。
给韭菜们讲点无用的知识。
92年5月21日以前,沪市每周就只开市一天,对,通常就周六一天,是不是很惊讶?哈哈,21號全面股价限制之后,才实行每周开市5天的铁律。
早上8点半,郑午就带著人进军文化广场。
嚯。
离开盘还有一个小时,现场就已经人山人海。
郑午眼一打,就知道司机同志夸张了。
文化广场,其实就是个大剧场,只有半个足球场大小,並没有万多平,券商摊位也没有恐怖的上百,就二十多家,但股民是真的人流如炽,乌泱泱一大片,跟企鹅群一样,挤得摩肩接踵。
三十往上的中青年男士居多,五十以上的大爷也不少。
很多一看就是知识分子,鼻樑上都架著眼镜。
確实。
这个年代,信息相对闭塞,没点文化的人,根本不知道股票这玩意,现在已经是秋天,气温有所下降,大家都穿著各色长袖衬衣,在人群里挤来挤去。
各家券商,都派人在广场上摆起了地摊。
很有中国特色的『证券大集市』。
隔离栏杆由钢管焊成,保护著里面的电线通道,联通著二十多家营业部铺开的摊子,各铺之间都间开一定距离,避免了更大程度的拥堵。
沿著隔离栏杆固定几张半人高的隔板,形成简易柜檯,里面放几桌子,再摆上几台大头儿子电脑,交易员就坐在里面接单。
他们也没套什么红马甲黄马甲,没交易所那么正规。
简易柜檯上,已经围满了人。
得亏钢管质量好,居然没发生垮塌事故。
也有工作人员维持秩序。
人一聚太多,就会有箍著红袖套的老头老太太,拿大喇叭懟著你耳朵喊,“同志,同志,退后,都退后一点,不然罚款!5块一个,5块一个。”
在座有些年纪的各位,有没有因为隨地吐口水被罚过款的!
哈哈哈。
郑午带著朱田二人混在人群中,拿著早餐,边吃边转。
只要你不乱扔垃圾,也没人管你吃臭豆腐还是泡麵,都没有矫情的人会嫌弃味道大,更不会被偷拍到短视频平台上公开处刑。
你高兴就好。
这个年代,还没有借著网络便利,扯著公德大旗,操纵人性,向底层施加诸多的无形枷锁,本应生龙活虎的青少年,也没被束缚得死气沉沉,老年人也都豁达开朗,包容心很强。
珍惜90年代,特別是中后期到2013年这段黄金时间。
桌上有吃的,身上有衣穿,银行有存款,女人还没有被消费主义,和房地產彻底捆绑,恋爱自由,婚姻里幸福感也强。
大家都活得像个人。
不是npc。
人群三个一群五个一伙,都在谈股论金。
他们手上拿的书都著『股』字,谈的也都是股票,就像蝗虫一样,席捲著这片正在野蛮生长的股市麦田,归纳起来,最多说的都是连涨行情,大傢伙帐面上都赚著不少浮盈,所以个个淡定从容。
一句话。
上涨时全民股神,调整时全民韭菜。
哪个时代都一样。
虽然在广场摆地摊,沪市交易所也是给足了排面,三声悠扬的锣响后,开市了。
简易柜檯前瞬间趴满了人。
红袖章老头老太太们也不管了,因为他们还想挤进去交易呢!
都高贵的沪爷沪婆来著。
谁还不是个股民了?
吃完早餐,扔掉垃圾,郑午带著二人,来到广场中央,看了一会儿滚动的大屏,老田就紧张的问,“小午,我们待会儿准备买哪个股票?”
郑午反问,“你看中哪个了?”
“你问我?我当然是看中了涨幅第一的那只了——真空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