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很现实。
老师说得很在理。
郑午只得捏著鼻子认了。
那可是央视。
陈佩斯当年够红了吧,小品界扛把子,还不是被央视一巴掌打入了尘埃,从此翻不了身。
郑午只能转而求其次,“不需要我跟组当编剧吧,我是没时间的,有时间我也不想去,我现在看到这本书有点烦躁。”
“你想去也没门,人央视养著那么多编剧吃乾饭的?你能在片头掛上原著的名,就偷著乐吧!”
“……”
很好。
郑午终於尝到了店大期客的滋味。
很难受啊。
郑午垮起个批脸回到了陈院,也不想码字了,把冰箱里的西瓜造了半个,人才舒坦了,吹著空调,盖著被躺在床上。
这种入土为安的感觉真好。
他愉快的和猫猫狗狗一起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开始,他又回到了以前的生活,码他的三生三世。
日子过得很悠閒,小说也码得很快,时不时跟老陈交流一下进度,得知季雨季在等剧本,一旦改好就要开拍,他的两个小演员得隨时准备进组。
郑午並不著急。
他在峨影厂歷练回来,知道体制內改剧本是个什么德性。
一个字,磨!
哪像港台,从来都是边拍边写,有时更搞笑,电影都成片了,剧本可能还只有一半,90年代爆红的《包青天》,知道不,现场十几个编剧,一大摞钱摆在那,谁写得好,就扔谁一沓钱。
那才叫效率!
期间打电话跟田源交流了几次。
得知俩小猴子在峨影厂入鱼得水,陈坤能跟著跑跑龙套,演演群演,而陆毅就厉害了,他有表演功底,又瘸著个腿,戏里刚好有个伤员角色,他也能捞著几个有台词的镜头啥的。
峨影厂的人也乐得给他们机会。
他们这些n配出不出镜,工资都一样。
他们是国企,现在还拿固定工资,反正外形也就那样,不帅就算了,丑得也不別致,註定没有大红大紫的命,也就懒得爭了。
这个年代,內地的主角与配角,只说片酬这一块,都还算接近。
远不是后世那种不可逾越的天堑,撑的撑死,饿的饿死,不可能出现主角一天能赚几千万的核爆炸价格。
一切向好,郑午也很安心的码他的小说。
日子一晃就到九月,暑假结束,浪了两个月的猴子们,就被关回了牛圈,遛冰场的生意又回復到了正常水平,闹事也没那么频繁了。
赵平安甚至敢丟掉拐杖走几步了。
看著一点都没长短脚,肯定当不了瘸子。
郑午是真的放了心,又把这事给田源报喜。
田源在电话里大笑三声,说全靠自己亲手采的艾叶在保佑他,郑午也没跟他爭这功劳,就让他得意吧。
毕竟这货当时都嚇得流马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