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几大电影厂,都是以主旋律影片和现实主义题材为主,像你这种以外国为背景、以国人为男女主演的娱乐性作品很少见。我现在就想问问你,你是怎么想到写这种剧本……对,就是为什么会想著写两个中国人在美国谈恋爱的喜剧剧本?”
这是討论会的正常步骤。
郑午摊开剧本,照惯例先谦虚一把:“我如果说得不好,请各位老师指正。”
李主任把手一挥,笑呵呵的道,“別藏拙,说点实话,我们想听。”
老大都下指令了,郑午也不想说废话套话,反正现在也不耻於谈钱,还支持搞钱,乾脆直接剑指人民幣。
“一句话,我写这部剧本就是为了票房。”
“没见过的外景是卖点,美女与野兽……哦不,美女与丑男谈恋爱同样是卖点,喜剧效果拉满的剧情更是大大的卖点。这就是我为什么会写这样一部喜剧剧本。”
“一切都是为了把观眾哄进电影院,让他们钱卖乐子,把我们的票房卖出来!”
他这番话也太直白了,半句离不开钱钱钱,与办公室內羞於谈钱的清高文化人大相逕庭,一时没人接茬。
李主任最先反应过来,“小郑对自己的剧本很有信心嘛。”
“肯定的,喜剧加猎奇因素,绝对能在八大电影厂里面拔得头筹。”
几个编剧也回过了神,都表示赞同。
都是內行,怎么可能连观眾到底爱看什么也不知道。
但他们身在体制內,拍什么不拍什么,由不了他们决定,不过,隨著改开的步伐越来越快,这种现象已经在慢慢改变,票房在评价一部商业电影成功与否,占的比重越来越高了。
现在八大电影厂,哪个不想在票房上爭先。
泥菩萨都还爭柱香呢,何况製片厂。
你以为各大厂长的案头上,摆的那些內部的电影刊物是为了学习技术吗,才不是,纯粹就为了刺探敌情。
你拍出一部好的,我就要拍一部更好的,否则我的老脸往哪搁?
何况现在电影厂的日子並不好过。
在电视机普及浪潮的巨大衝击下,电影院一年比一年冷清,负责电影发行的中影公司,连拷贝都卖不出去,亏损早成定局,而电影厂的行情更不好,年已过半,各大电影厂的作品比往年整整少了四分之一。
照这样下去,全年不得少一半啊,这绝不是什么好兆头。
更何况还有风吹来,说明年开始,政府就仅对主旋律影片,提供极其有限的补贴,其余一毛不拔,电影厂就只能通过票房和社会投资等方式来获取资金,自负盈亏了。
到时候,员工的奖金和福利从哪里来?
干部的公费旅游从哪里来?
大家的灰色收入又从哪里来?!
连实权县长市长都下海搞钱了,苦巴巴的日子谁愿意继续干?更何况还听说长春电影厂居然都开始断炊了……
这还得了!
现在哪个电影厂不为票房著急上火?
票房要好,就得要好的剧本。
好的剧本,就不能走寻常路。
这才是文学部见到这部《不见不散》,又兴奋又矛盾的真正原因。
一直没说话的钱道远编剧点点头,道:“在改开前沿的年轻同志,確实比我们更大胆,也更敢说。”
罗星也不装死了,摘下他的本体墨镜,跟著发言,“小郑,你觉得如何才能把喜剧效果拉满呢?”
“要喜剧效果,男主角就不能找好看的,陈宝国老师那种奶油小生型绝对不可以,得找一个面相看著就想笑的谐星来演。而女主角呢,则一点不能跟谐星印象沾边,这样两人相处起来,戏剧衝突效果会更强烈一些。”
李主任顺口就问,“你有推荐的演员吗?”
“男主角我推荐北影的葛优葛老师,或者是八一的陈佩斯老师。女演员我知道得不多,就不发表意见了。”
他喜欢的內地女明星大多都还小,不太適合在大荧幕上演女主。
蒋勤勤17岁。
小燕子16岁。
胖冰居然才11岁!
號称大陆第一美人的陈红倒是合適,刚好24岁,但郑午还是喜欢她在三国里面跟董卓那老傢伙嚶嚶嚶,太特么有cp感了,换谁都不好使。
其实他还知道29岁的姨太太专业户何赛飞老师,20岁的大五官寧静小妹妹,等等,都可以出演,但说话要留三分,给大家发挥。
你一个外人把话全说了,让別人正式员工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