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开心,还得是拿到六位数以上的匯款单,才能震慑住这几位先富起来的万元户……
不过,这还有得等。
出版得等书號,书號下来得等排版,至少没三四个月是见不著钱的。
还是我的寻秦记来钱快。
想著这两月的稿子还没有著落,他把猫撵到床下去,又摆正笔墨码字。
写了几个字笔一停,咬著笔头总觉得自己又落下了什么。
他打开抽屉锁,翻出小本本,看自己的小目標计划书,发现自己还真落下一件事,又拿起另一本信笺纸写了个標题。
《不见不散》。
標题写好就放起来,又把日记本锁进抽屉。
没办法,他未卜先知,小本本上记著些还没发生的事,田源进他屋又跟进青楼似的隨便,门钥匙怎么藏都会被他找著,只能锁上加锁,把抽屉也锁了,钥匙藏在枕头下的床垫下。
田源要再敢来翻,纯属脑子坏掉了。
当然,也没人奇怪。
这年代,谁还没个带锁的抽屉了?
王芳不也把两口子的身份证户口簿存摺啥的,一大摞全锁起来了么?
扔掉又爬上大腿的狸猫,开始码字……
直到四月下旬,郑午才活著推开房门。
这一次,他闭关了整整二十天。
你知道这二十天他怎么过的吗?
除了码字,还是码字。
不仅把寻秦记码了6万字出来,还码了一个快七万字的剧本,就是《不见不散》。
他现在已经实现自己的第二步计划:抄老王的剧本。
原来这部电影是改篇自王朔的《你不是一个俗人》,小说则是在1993出版,但郑午今年就想把它登在峨影厂的內部刊物上。
同样也是先把版权尿定再说!
他找出最大的牛皮纸信封,在收信栏上端端正正写上,四川成都青羊区清江东路360號峨眉电影製片厂文学部收……
写著字,脑子里浮现出一张弥勒佛似的圆胖笑脸。
郑午微微一笑:不出意外的话,韩三爷,我们的交集开始了。
把剧本装好,封好口。
再把寻秦记装好,顺便一起寄了。
上月初他就寄过一次,打电话时还没用上苦肉计,编辑就主动把稿费增加到了30,算是意外之喜,也说明这杂誌卖得不错,而且自己这文就是大功臣!
看看已经被他砸变形的青蛙闹钟。
这玩意儿身残志坚,依然在滴嗒嘀嗒的为他尽忠,已经快下午四点,楼下三人早走了。
他拿著两个牛皮纸袋出门。
大黄迈著四只大长腿,顛顛的跟在后面。
都认识三个来月了,这傻狗终於肯亲近他这个救命恩人了,也是有够傻的。
到邮局把信投了,他转头又去小店给胡编辑去电话。
结果这次编辑又主动把稿酬增加到了40。
一次整整加了10块。
郑午很吃惊,知道自己这文確实很重要,有心再要求加10块,又怕胡编辑在电话里直接开喷,喷自己太贪。
算了,饭一口一口吃,也给自己留点文人气质。
別特么跟爆发户样,一心只知道往钱眼里钻。
现在的文学界,甚至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压稿酬成风,导致低稿酬遍地,千字8块都整出来了。
更有甚者,要名不要利,自费刊登或自费出版,也是让靠笔桿子吃饭的人傻眼。
所以郑午挺知足的。
等下一次再哭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