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愿意种植的土地,一共是两万多亩。这两万亩不仅仅是青山镇的数量,还有周围一些商人的愿意种植的数量。”
沈棠点点头,这样的数量已经达到了她预计的数量。
毕竟她想的从来不是从富商手里收购,她主要的收购渠道还是老百姓的手里。
这就像是后世的一些直播带货一般,商人从一些农民手里收购来,再高价卖出。
其实受惠的还是商人,布价格本就不高,沈棠本来就是想让老百姓受惠。
只是碍於刚刚起步阶段,想要大批量种植出,一定是那些手中有这无数良田的富商手里更为方便。
“侯爷,这么多,我们吃得消吗?”
吴家家主担忧开口。
去年能製作出来,是因为他们种植的其实並不多,但是如果今年算上富商和农户的重质量,那坊可就不一定能吃得消了。
“侯爷,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多建几个坊。”
不愧是生意人,沈棠心里讚嘆。
“这坊,我们是一定要建立,如今大齐的业才刚刚开始。我们能赚到的最多钱的时候,就是在这几年。”
毕竟,种子很好得到。
想必没过多久,大齐就不止是她沈棠种,织布了。
只是得益於,她有这比较先进的纺织工具,可是谁也不能保证这纺织工具没有人能製作出来。
一旦问世,被破译也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沈棠的话,让三人面色一凛。
一股危机感油然而生。
“青山镇有著比较独特的位置,水利资源相当发达。
我们可以考虑在青山镇沿建造水利场。”
因地制宜,往往是最好的。
“除此之外,虽然有坊,但是我们也要人手。但是这个人手,我今天也就直接跟三位老板讲了。
坊优先僱佣的一定是女子,优先紧著家中苦难的妇人。”
“这是自然,女子纺纱织布自然是比男子要嫻熟。哪怕侯爷不说,我们也是这么想的。”
“另外,等布生產出来,我们只做批发,不做零售。”
三人被沈棠这话,弄懵了。
“我们只负责生產製作,但是在卖布和其他製品上,我们更多的是让其他人帮我去卖。
布一匹对外的售价,一定是不会超过三两银子。”
一斤约莫五十文钱,一个工人的月钱约莫是六百文左右。
加上坊建造的成本,还有其他一些成本,一匹布在头几年的成本起码需要几百文钱。
“因此,一匹布,成色和质量上乘的,从坊出去的价格,是二两银子一匹,但是那些从坊买走布的商人,售卖不得超过三两银子一匹。”
“质量一般和不是很好的,价格则会相对低一点。”
“棠记的重心在生產上,我们有先进的织布机,因此我们卖的便宜,也有钱赚。但是同行却未必,等他们拥有这样的织布机的时候,整个大齐的布大家率先考虑的也是我棠记。”
沈棠的意思很简单,把握製造的质量大关,让其他人去销售。
总要让人有分一杯羹的机会,不然这个路,想必走得也不会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