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犯大齐者,虽远必诛!
好有气势的话,从一个十几岁的女子嘴里说出。
在场眾官员心里五味陈杂。
“郡侯,少年志气,实在可嘉。可是这打仗可不是种田。”
沈棠看向对方,带著疑问:
“大人是文官吧?”
对方点点头,脸上带著骄傲,他家世不错,但是自己却也不同於其他世家子弟,端的是刻苦,官场沉浮十几载,也在朝中有了不低的位置。
“大人既然是文官,这打仗的事情,想必也不懂。”
“皇上,要议和也可以,只是一旦议和,我大齐要用金钱换太平,虽然不知道能换得多少时间的太平,但是这费却不是小数目。
臣有一个建议,如果议和,那这个议和的银钱,就让百官们掏,世家豪门,累世富贵。抄走一半家资用以议和,换大齐几年太平,想必各位大人也是愿意的。”
沈棠这话,说得轻描淡写,但是在场眾人却是又惊又怒。
这寧安郡侯怎说话如此直白!
“当然臣受朝廷封赏,自然也是愿意出一半家资,甚至臣可以不要俸禄。”
沈棠这话简直就是將他们架在火上烤。
尤其是世家们的脸都红了。
景帝在上首看到这个景象,忍住內心想笑的衝动。
大齐世家眾多,许多都是跟高祖打江山的功臣之后,確实如同沈棠说的那般。
世家们是有权有势,但是你说要从我手里掏钱,那肯定不行啊。
沈棠同世家和寒门都没有过多的纠葛,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她绝对不属於世家。
“皇上,臣没读过多少书,但是也知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一时太平並不代表一世安稳。北狄人对手无寸铁的百姓都能下手,性子本就残暴。
而且这么多年来,今年是北狄人第一次主动请求议和,这是为什么?”
自然是因为今年他们生存条件恶劣,到了不得不议和的程度。
但凡能生存,北狄人是万万不会考虑议和的。
“皇上,寧安郡侯说得对。今年北狄人想要同我们议和,但是如果明年没有雪灾,想必北狄人一定会捲土重来。
关外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安寧过,不就是因为北狄人狼子野心吗?
我们怎么能同这样毫无人性的人议和呢?”
再次开口的是武將,
“皇上,臣愿意捐出一半家產用来给边疆战士抗敌,也不愿意议和!”
大齐讲究的是大国之风,要有容人之气量,因此纵观大齐百年歷史,只要是议和,一定会给对方不少银钱和物资,来展示大国之风。
武將的话,让主战和主和两方又陷入白热化。
正当眾人爭论不休的时候,大殿外方才出去的內监们带著东西进来了。
两床被子,和两件衣服,准確来说是一件大衣同一件袄子。
“郡侯,这就是你要进献给皇上的东西吗?你这实在是大不敬,居然敢用这么些粗製滥造的东西!”
“这些东西,郡侯还是自己带回去吧,这东西拿出来,也不怕貽笑大方。”
刚刚被沈棠说得哑口无言的世家朝臣,纷纷面露不屑。
刚刚让你这个黄毛丫头说我们吧,这下让我们找到机会了吧!
景帝坐在上首,看著內监们拿进来的东西,也是目光好奇。
这不就是平平无奇的被子和袄子吗?
就是这个大衣的样式有些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