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府外,同临安府相近的府城,分到的也不少。
这半个月来,沈棠跟林长史两人都有些清减了。
林长史忙著处理分粮以后的事务,而沈棠则还有別的事情正要开始。
熟了。
园子里,放眼望去,朵朵洁白。
最近几日,天气也好,阳光打在绽开的絮上,瞧著便让人觉得温暖。
陶家本就是做茶叶的,如今茶园虽然也有茶叶,但是量少。
因此陶家家主抽了一部分採茶工人来园子摘。
“你们摘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將叶子、枯枝弄进来,儘量保证的乾净。
好、尖瓣、落地分开採摘......”
沈初晴在园子里,同采女工,说著的注意事项。
的收技术,主要是“三净”“五分”收法。
三净则是摘的时候,摘取那些株乾净、壳乾净、絮优质乾净的。
五分则是分摘、分晒、分存、分轧、分售。將分开採摘,成熟以后好的,絮雪白,但是不好的,会出现发红髮黄甚至有灰白色斑点的情况。
摘下来的还要经过晾晒,將里面的水分晒乾。
对於不同品质的还要分开存放,分开包扎。
柳氏和沈清清在家无事做,自然也就加入到了采的大军里面来。
沈棠则是去了镇上的慈善堂。
各县衙都有慈善堂,是先帝在的时候,为了给太后祈福而建立的。
主要收容的是那些无家可归的老弱妇孺,各地县衙每年都有一笔银子是给慈善堂,县里的好心富商也会给慈善堂捐银子和粮食,以確保慈善堂能够运行。
沈棠来这里的主要原因是,去籽机的数量还不够,还需要一定数量的去籽工来手工进行剥籽。
青山镇如今家家户户都已经有了稻种,大部分人家已经不会忍冬挨饿了。
沈棠带著了不少粮食进了慈善堂。
虽然有朝廷和富商的资助,但是住在里面的人也不少,大家的日子过得也很是拮据。
里面所有人的衣裳都是打著补丁,大孩子的衣服袖口都已经不够长。
露出的一截手腕纤细泛红。
天气已经转凉,小孩子们都在屋子里没有出来,出来接待沈棠的是一个寡妇,姓周。
“慈善堂,一共有十七个老人,五十几个孩子,像我这样年纪的妇人有五个。
平日里,大孩子帮著我们几个洗衣做饭,年龄小一点的孩子们则帮忙打扫庭院......”
周嫂子是个温柔的人,徐徐地说著慈善堂这些年的光景和大家过的生活。
沈棠看著躲在门口小心张望著的孩子们,也有了些心疼。
“这些粮食,你们先吃著,过段时间,我再叫人送来一点。
今日来呢,也是有一件事情,不知道堂里十四岁以上的姑娘有多少啊?”
在大齐,十四岁已经及笄,算是成年人了。
“十四岁以上的姑娘一共有十九个。慈善堂里,姑娘比男孩儿多......”
“我也不瞒著,我种了些东西,最近缺些人手,想找些手脚勤快的姑娘帮我来做事。”
周嫂子听到这话,眼神都亮了。
沈棠是什么人!
可是青山镇乃至整个大齐的传奇女子,瞧瞧跟在她身边的人,虽然都是姑娘家,但是个个都极为能干。
这堂里的姑娘们,要是能有一两个被沈棠看上,也是她们这辈子的福气了。
“郡侯,你且等等,我这就叫孩子们出来.”
“初一,初七,白露,霜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