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县指了指跟在身后的沈棠一家,还未开口就听见赵侍郎出声讚扬:
“这一瞧就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
林知县一听就知道赵侍郎认错人了,以为沈大山是想出法子之人。
“大人,是这户人家的女儿想出来的!”
赵侍郎一听,视线转到沈棠身上。
“是这个小姑娘?”
在赵侍郎眼里,沈棠比他儿子的年纪还要小,可不就是小姑娘。
赵侍郎打量著沈棠,发现沈棠居然丝毫不见慌张。
上位者的眼神带著犀利的探究,但是这个姑娘却能在他的打量下泰然自若,甚至还察觉到自己的目光,还很镇定地给自己行了一个礼。
果然,赵侍郎见沈棠如此,眼中的怀疑打消了不少。
正在说话间,几人已经將要行至稻田边上。
沈棠察觉得前面人的脚步加快,一瞧,果然几个大人提著衣摆,疾步走在田埂上。
“这是!这是那个亩產千斤的稻子!”
如果说前些日子快马送到京城的那株半熟的稻子让赵侍郎震惊,那这一片高產水稻直接让赵侍郎父子和肖知府破大防!
户部侍郎掌管天下税赋钱粮,更是知道这样的水稻意味著能给大齐带来什么。
这样的稻子要是种满整个大齐!
何愁国库空虚!何愁军餉匱乏!何愁百姓贫苦!
何愁,何愁大齐不兴!
不敢想,根本不敢想!
沈棠就见得几个位高权重的几个大人如同孩童一般蹲在田埂边上,如同当初林知县第一次见到这稻子一般,但是这几人甚至更加激动。
“是真的!是真的!”
赵侍郎蹲在田埂边上,小心捲起宽大的衣袖,唯恐不小心碰掉了这稻穗上的穀粒。
肖知府看著这稻子,眼睛都直了,不停地用手掌比划著名大小。
良久,赵侍郎站起来,和声问道:
“如今瞧著,距离秋收也快了吧。”
“回大人的话,沈家村决定於三日后正式开始秋收!”
里正站出来答道。
不同的村子之间,秋收定下的时间也不同。
“好!届时本官要亲自来瞧瞧这秋收!”
赵侍郎直接高声开口。
肖知府也马上应声,说他也一定会来!
毕竟这样的稻子收割,一定要亲眼瞧瞧!
几位大人瞧完沈棠家的稻子准备折返的时候,就看见村民们在村口放了好几个木桶。
木桶里装的不是別的,正是稻鱼。
虽然说已经被买走了许多,但是不少人家家中还自己留养了不少用来自己食用。
而赵侍郎在听完稻鱼的事情之后,自然是对这个稻鱼好奇的不得了。
遂几人带著稻鱼折返青山县。
赵侍郎回去以后,立刻传信回去,他要把今日在沈家村的所见所闻上报给皇帝!
不管是水稻还是稻鱼,就连沈家村村民的热情他都要一一写上!
沈家村村民听到里正说几位大人要亲自来观看秋收,更是激动。
作坊和学堂也提早开始放假。
三日后清早,村中眾人都已经带好镰刀开始准备了。
沈棠和秦婉婉穿著沈清清裁製的类似小胡服一般的衣服早早地在村口地等著。
果然,天刚破晓不久,县令的马车就到了村口。
几位大人果然也换下了官服,穿了更为方便的束袖服。
经过村民人热烈的欢迎以后,几人不多时就站在了田埂上。
沈家村其他村民也各自回到了自己田地。
赵侍郎拿著镰刀,第一次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