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仿佛能感受到,当时你以及北方汉人所面临的巨大危机。”
“或许在那一片混乱与杀戮之中。”
“行非常之事也是无可奈何之举吧?”
天幕继续:
【第二道命令之后,冉閔彻底的確定了,胡人不会和自己同心。】
【反而汉人才是自己可以依仗的力量。】
【紧接著,冉閔发布了那道震撼千古的“杀胡令”。】
【核心是:“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
天幕外。
汉朝。
汉武帝刘彻看到天幕前半段內容时,已然十分愤怒。
最⊥新⊥小⊥说⊥在⊥⊥⊥首⊥发!
虽说天幕並非首次讲述五胡乱华的故事,此前也介绍过那禽兽皇帝石虎。
但每次看都仍令人气愤。
如今看到后世冉閔一声令下。
內外六夷,敢称兵仗者斩!
还直接下达更为直白的杀胡令。
刘彻是看得极为解气。
“好,早就该这样做了!”
“真不知后世究竟怎么回事,区区一些蛮夷,在边疆地区折腾也就罢了。”
“竟还真让他们入主中原?”
“简直是倒反天罡,乃华夏之耻辱!”
“这个冉閔,起初看他的事跡,觉得是个反覆无常且已胡化的汉人。”
“但不管怎样,他发出的这道杀胡令,著实让朕看得畅快。”
【这不是普通的军事命令。】
【这是一道灭绝令!】
【命令一出,整个鄴城如同被投入滚油的冷水,瞬间沸腾炸裂!】
【压抑了数十年的血泪屈辱、家破人亡的切骨之痛,在这一刻找到了宣泄的闸口。】
【城內的汉人,无论兵卒、官吏,还是普通的贩夫走卒、老弱妇孺,都如同觉醒的猛兽。】
【他们拿起能找到的任何武器——菜刀、木棒、石块,甚至牙齿,扑向身边的胡人(主要是羯人)。】
【史载:“一日之中,斩首数万。”】
【血腥的復仇狂潮席捲全城,不分男女老幼。】
【城门紧闭,胡人惊恐奔逃,却无处可逃。】
【宫墙內,冉閔亲率精锐甲士,直扑御所。】
【他亲手擒获了名义上的皇帝石鉴,將其幽禁於深宫。】
【隨后,他以石鉴的名义发布詔书,下令城外驻军配合“清胡”。】
【並派遣使者持节分赴各地,鼓动州郡汉官汉將响应。】
【一场以鄴城为中心,迅速向整个后赵境內蔓延的种族大清洗,如同失控的烈火,猛烈地燃烧起来。】
【“杀胡令”下的鄴城,街头巷尾,尸骸枕藉,血流漂杵。】
【一个曾为后赵征战多年的汉人老兵,亲手砍下了曾凌辱其妻女的羯人贵族的头颅,仰天嚎哭,状若疯癲;】
【一群衣衫襤褸的汉民,围住了一队试图突围的羯族骑兵,用血肉之躯和简陋农具將其生生拖垮、撕碎……】
【短短数日,据守鄴城的二十余万羯族军民,无论曾显贵或卑微,几乎被屠戮殆尽。】
【空气中瀰漫著浓重得化不开的血腥气。】
【连久经沙场的冉閔亲兵,面对这人间炼狱般的景象,也为之色变。】
【这惨烈到令人窒息的景象,並非冉閔一人之力的结果。】
【它是数十年胡族暴政下积压的民族仇恨的总爆发,是绝望求生的汉民在失去一切希望后的疯狂反击。】
【冉閔,成了点燃这桶火药的火星。】
杀戮的画面。
血腥的文字。
让弹幕也是纷纷的飞出。
《漂亮!》
《最爽的一集。》
《波閔:鄴城的胡人疑似有点多了。》
《民族英雄冉閔!》
《华夏子孙永不敢忘天王大德!》
《什么史盲瞎吹?不就是一个屠夫?》
《反覆无常之辈,吹什么?》
《石虎对冉閔这么好,冉閔还背叛石氏!》
《冉閔一开始只是想当个权臣、太子,后面皇帝一直暗杀冉閔、李农,不反都不行了。》
《冉天王拯救北方汉人於水火,让各蛮族了解到自己野蛮统治可能带来的后果而收敛了不少。》
《那时候真是疯狂的社会,普通百姓都太惨了。》
而天幕也在继续讲述:
【杀胡令后,鄴城一带羯赵权贵几被连根拔起。】
【皇帝石鉴成了他手中傀儡。】
【然而,这短暂的胜利並未带来丝毫安寧。】
【消息如同瘟疫般在北方大地扩散,激起的不仅是汉民的狂热响应,更是胡族诸部前所未有的恐慌与滔天恨意。】
【鲜卑慕容氏的铁骑已在辽东磨刀霍霍。】
【氐族苻健的目光亦投向关中。】
【羌人、匈奴残部无不蠢蠢欲动。】
【一场比鄴城巷战惨烈百倍、规模浩大的胡汉生存战爭。】
【如同遮天蔽日的乌云,沉沉压向中原大地。】(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