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敌人逼近城墙,神臂弓发出凌厉的破空声。】
【箭矢如雨点般倾泻而下。】
【更有滚木雷石从城头轰然坠落,砸得金军阵脚大乱。】
【这些远程器械,素来是宋军所擅长的。】
【而金军攻城器械只有云梯,他们试图用云梯强夺城墙。】
【李纲立即组织敢死队。】
【他们腰繫绳索,从城墙上垂降,手持火把点燃云梯,火光冲天中,十几名金军头目成为刀下亡魂。】
【激战过后,金军折损数千人,而汴京城墙依旧坚如磐石。】
【金人自此再不敢轻易发动强攻,只能在城外包围。】
……
宋朝。
赵匡胤看到这里。
心里稍稍舒服了些。
看来大宋的军力还是有的,固然在野战中不是金国人的对手。
但大宋步兵面对北方契丹、女真的骑兵,在野战中本就处於劣势。
这一点赵匡胤自己也很清楚,倒也情有可原。
赵匡胤坐了下来,缓缓说道:“这么看来,我大宋守住开封並不成问题。”
“就那几万远道而来、孤军深入的金兵,被困顿于坚城之下。”
“局势这么好,那大宋到底是怎么亡国的?”
天幕继续。
【局势看似朝著北宋有利的方向发展。】
【然而,北宋君臣却在此时犯下第二个致命错误。】
【在战况有利的情况下,主动向金人求和。】
【主战派李纲坚决反对议和。】
【他深知此时宋军士气正盛,且金军孤军深入,后勤补给困难,持久战对北宋极为有利。】
【但无力阻止朝廷议和声音占上风。】
【於是李纲又主动请缨,愿亲自出城谈判,生怕他人太过软弱,在谈判中丧失底线。】
【但宋钦宗与一眾大臣却另有盘算。】
【他们忌惮李纲的强硬態度,生怕触怒金人,执意派他人前往。】
【谈判结果令人瞠目结舌,北宋几乎全盘接受了金人的苛刻条件。】
【金人索要太原等三镇。】
【而此时太原军民仍在顽强抵抗。】
【因宋徽宗此前失信於金,金人要求宋朝派亲王入金营为人质。】
【19岁的康王赵构主动站出,前往虎穴。】
【最离谱的是巨额赔款要求。】
【金国人也不知道宋朝有多少,也不知道该怎么算,反正就是漫天要价。】
【和谈结果是金500万两,银5000万两,这天文数字远超汴京的承受能力。】
【朝廷根本赔不起。】
【但宋钦宗和主和派大臣却置百姓死活於不顾,疯狂搜刮国库、官员富户乃至民间。】
【直至正月二十八日,也仅凑得黄金51万7千两,白银1430万2千两,与金人的要求相去甚远。】
【金人自然不愿轻易退兵。】
弹幕:
《汴京確实不好守啊,一点优势地形都没。》
《都怪车神:在德不在险,早早迁都早完事了。》
《车神:我是菜不是蠢,我不知道开封无险可守?我不会往死里建城防?不会我的后代,真有防都不防直接跑吧?》
《开封自朱温开始,经歷五代和北宋的不断经营的,城防、布局、水利当时很完善、成熟的,守绝对能守!》
《这种顶级城防不敢守,简直绝了。》
《败在宋徽宗这伙人手里!》
《奸臣太多了。》
《眾正盈朝,群星闪耀。》
《当时地位高的臣子,也就童贯有点能力。》
《童贯就算了吧,带著装备精良的西军一场决定性大胜没有。》
《將熊熊一窝,就是大宋皇帝太烂!》
《可怜北方三镇军民,还在抵抗,就被朝廷给卖了。》
《李纲其实也並不强,但就这种並不强的,都成了大宋唯一的依靠,你说这还咋玩?》
《你可以说李纲倔强,李纲太莽,但当时他的强硬绝对是最好选择。》
《宋钦宗后面倒是软,你看软换来了什么?》
《原来打贏了就议和,完顏九妹是从这里学来的?》
《北宋被动技能:议和,发动!》
《那个时候的阿九,还是铁血强构,哎!》
《这时候的赵构没得黑,確实可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