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为求自保,赦囚徒、强征百姓,聚眾数万,与丞相刘屈氂大军血战长安五日。】
【长乐宫外,尸骸枕藉,血流漂杵。】
【然“太子谋反”之声瀰漫民间,人心不附太子,丞相兵力日增。】
【太子兵败南逃。】
【司直田仁因惻隱父子之情,私放其出覆盎门。】
【此举触怒武帝,田仁被诛。】
【为之求情的御史大夫暴胜之亦惶恐自杀。】
【武帝严令,收皇后璽綬。】
【卫子夫绝望自尽。】
【任安、田仁被腰斩;马通、景建等因捕杀太子党羽封侯。】
【太子门客尽诛,从逆者族灭,被迫胁从者流放敦煌。】
【长安城门,自此屯军森严。】
【仓惶逃亡的太子刘据,最终未能逃脱追捕,殞命途中。】
【一年后,越来越多的巫蛊案件被证实是冤案,汉武帝逐渐意识到自己错怪了太子。】
【郎官田千秋,冒死上书为太子鸣冤。】
【手握如山铁证,武帝终於幡然醒悟。】
【爱子蒙冤,贤后屈死,数十万生灵枉送!】
【《轮台罪己詔》字字泣血,痛陈己过,然锥心之痛已成定局,滔天血债无可挽回。】
【巫蛊之祸,如同一柄巨斧,狠狠劈在西汉王朝的命脉之上:】
【大量重臣勛贵灰飞烟灭,朝堂为之一空。】
【卫氏集团土崩瓦解,霍光藉机崛起,为日后专权埋下伏笔。】
【朝廷的刚愎自用与血腥屠戮,使天下人心寒胆裂。】
【民眾对皇权的信任跌至冰点,社会秩序的重建步履维艰。】
【武帝一朝苦心经营的蓬勃经济,与社会发展態势。】
【被这场浩劫拦腰斩断。】
【西汉王朝的鼎盛之光就此黯淡,无可挽回地滑向下坡路。】
【巫蛊之祸,是猜忌点燃的烈火,是权力扭曲的恶果,更是盛世王朝骤然转向的泣血碑铭。】
【它警示后人:当最高权力被恐惧与谗言裹挟,当理性被巫术与权谋吞噬。】
【再强盛的帝国,也可能在骨肉相残的腥风血雨中,走向无法挽回的深渊。】
【而武帝晚年的罪己之痛。】
【不过是歷史留给后世的一声沉重嘆息。】
up主的讲解完毕,弹幕也纷纷飞出。
《可惜了刘据,纯粹是被逼反。》
《悲哀啊,父不知子,子不知父,刘据以史为鑑为了自己不变成第二个扶苏,结果自己又成了面新的镜子。》
《刘病已都能享受到刘据的余荫,说明刘据为人是不错的。》
《皇帝当久了,杀太子是常规操作。》
《小猪一开始就没打算让太子死,他想压太子的锋芒。》
《小猪啊,堂堂的千古一帝!巫蛊真是洗不了一点。》
《什么狗屁千古一帝,明明是穷兵黷武,汉朝由盛转衰就是他!》
《汉武帝巫蛊之祸前前后后一共死了十几万,直接把国家搞崩了。》
《说真的,刘据的执行力很强、思路清晰,要不是武帝威慑力太强,他说不定真成功了。》
《发现了一个盲点:大汉武德充沛啊,刘据临时拉的市民,与大汉正规军激战5天?》
《支持刘据的被杀了。》
《反对刘据的被杀了。》
《既不支持刘据,也不反对刘据的也杀了。》
《汉武帝年纪大了,疑心病一天比一天重。》
《所以说李世民死的及时,是上天对他的一种恩赐,在李世民刚有苗头时就死了。》
《汉武帝真的幸运,爷爷父亲给他存钱,儿子孙子给他擦屁股。》
《会不会是刘彻见卫氏实力太强,担心后面外戚干政?》
《外戚干政的前提是皇帝年幼,刘据都40了,实力又强,外戚对刘据是政治资本,不是负担。》
《终究……皇帝,终究变成了孤家寡人。》
《太子如果能即位,感觉西汉可以多百年国祚。》
《好在后面皇位还是回到了太子一脉,並且將大汉带到了巔峰。》
……
而天幕外。
汉朝。
刘彻看完了整段视频,內心也是犹如惊涛骇浪。
在之前的天幕中,刘彻已经知道,按原本的歷史线,自己的確是废掉了太子。
而且很可能是冤案。
在当时刘彻就觉得不可思议。
只是毕竟之前的天幕,只是稍微的提起了一下,所以刘彻心中也只是纳闷、怀疑。
但现在,在看完了整段天幕之后。
刘彻才明白了,未来的自己竟然是如此的糊涂!
糊涂到了差点毁了大汉帝国的程度!
此时的刘彻,面色自然是极端的难看,周围人也没一个敢说话的。
刘彻心中鬱闷愤恨,对自己也產生了深深的厌恶。
心中不由得產生了一个念头:
或许,自己不適合在皇位上干到死?
適时的退位,反倒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如果朕担心自己老糊涂,那在老迈之前就退位吧。”(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