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剧透歷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 第294章 老马啊老马!最意难平的一次

第294章 老马啊老马!最意难平的一次

愤怒的是自己,为什么就看不出来马謖其实是一个夸夸其谈之辈。

最好的一次北伐成功的机会。

就这样被自己葬送了。

是的,不是被马謖葬送,而是被专门重用马謖的自己所葬送。

一时之间。

因为遗憾,因为愤怒,也因为自责的诸葛亮、

情绪显得有些失落。

毕竟此时的诸葛亮,也才刚初出茅庐没几年。

更没有成为后世诸葛丞相那样,掌管一国朝政的成熟的政治家。

所以情绪波动比较剧烈。

反倒是漂泊半生,歷经坎坷的刘备。

此时还保持著淡定。

只是轻轻的拍了拍诸葛亮的肩膀。

用十分放鬆的语气,笑著说道:

“以弱击强,还能够全身而退,就已经不错了。”

“至於马謖,咱们知道他的优点和缺点。”

“以后任用他的时候,发扬他的长处,而避免他的短板。”

“这样不就可以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了吗?”

汉末。

同一时间的曹操,看到后世的魏军大胜。

忍不住夸讚说道:“不错。”

“皇帝曹睿亲自坐镇,曹真败赵云,张郃败马謖,郭淮劣势坚守。”

“我大魏真是人才济济!”

而天幕也在继续。

【规模最大的北伐失败之后,诸葛亮主动请罪,自降三等。】

【刘禪同意了诸葛亮的请罪,將其贬为右將军。】

【但实际依然行使丞相的职权,跟以前没什么区別。】

【而在同年五月,孙权取得了石亭大捷,重创魏国东线部队。】

【並且孙权还写信,邀请诸葛亮一起北伐,遥相呼应。】

【只可惜当孙权的邀请,被送到诸葛亮面前的时候,诸葛亮已经撤退回了汉中。】

【但是,第一次北伐儘管失败,但诸葛亮所率领的主力部队安然撤退,並没有遭受太大的损失。】

【兵马钱粮等依然充足。】

【而魏国大量部队被派往东线支援,关中再一次空虚。】

【瞅准这个机会,诸葛亮在十一月再次开启北伐。】

【这一次,进攻的目標被定在了陈仓。】

【也就是如今的陕西省宝鸡市。】

【陈仓位於关中平原的西端,是关中和陇右地区的重要通道。】

【一旦拿下陈仓,就能极大地阻挠关中平原与陇右地区的联繫。】

【后续蜀汉军队,无论是向西进攻陇右,还是向东直取长安?】

【都非常的便利。】

【所以陈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兵家,必爭之地。】

【著名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是此处。】

【但这次,魏国方面其实有一定的防备。】

【虽然他们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东线,但西线关中地区,也不像第一次北伐时那样空虚了。】

【负责关中防务的曹真,不仅提前做好了准备。】

【甚至还准確地预判出了,诸葛亮如果再度北伐的话,他会选择的目標就是陈仓!】

【於是曹徵调来防御大师郝昭,將陈仓打造成一个刀枪不入的铁疙瘩。】

【果然,到了十二月份,诸葛亮率领汉军北伐来到了陈仓之外。】

【诸葛亮一看,就知道陈仓这座军事要塞很难强攻,於是让郝昭的同乡出面劝降。】

【希望郝昭能够投降。】

【这样诸葛亮就可以不战而拿下陈仓。】

【可军国大事,又岂是老乡的几句劝就能说动的?】

【郝昭严词拒绝了诸葛亮的劝降。】

【见郝昭不愿意投降,诸葛亮於是选择强攻。】

【从兵力上来看,拥有数万大军的诸葛亮,是有强攻城池的能力的。】

【但是自古以来,攻城都是一个大问题。】

【只有一千多守军的郝昭,早有防备,提前不断的给陈仓的防御措施加码,並且准备了大量的防御设施。】

【汉军用云梯和衝车强攻城墙。】

【郝昭就用易燃材质铸造的火箭,来烧毁云梯。】

【又用沉重的大石头砸毁衝车。】

【汉军又打造和城墙一样高的井栏,用箭雨来射向陈仓。】

【在箭雨掩护的同时,让士兵带著土,带去填平城下的堑壕。】

【郝昭见状又立马在城內在抢修出了一道新的城墙。】

【在新的城墙上,守军又拥有了地形优势,可以击退蜀汉军的强攻。】

【於是城外的汉军,又挖掘地道进入城內。】

【但郝昭又马上在城內挖出横沟,截断了蜀军的地道。】

【在防御大师郝昭的层层指挥之下。】

【持续二十多天的攻城战,始终没有收穫。】

【大军困顿于坚城之下。】

【而在坚持了二十多天之后,曹魏的援军也终於抵达。】

【诸葛亮见状,也只能引军而还。】

【曹魏猛將王双,觉得汉军狼狈撤退,立功心切,想要追击诸葛亮。】

【结果被诸葛亮设下埋伏,轻鬆反杀。】

【但击杀一员猛將,也不会改变战爭的局势,第二次北伐也就此结束。】

……

天幕外。

江东孙权看了这段。

心情很不错。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渣夫带青梅產检,辛小姐离婚独美 苦修赎罪三年,和离后全家悔哭了 锦鲤奶团踹飞渣爹后,全家旺疯了 被吃绝户惨死,全家跪求我原谅 病娇皇叔別装死,神算王妃有喜了 紓春 你退婚找白月光,我成仙帝你哭啥! 我来自上界帝族,把天骄当狗杀很合理吧? 种田后,我单开了一本族谱 大明柱国:从清廉知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