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对襟褂子的老汉挑著担子走过,青竹扁担在肩头压出深痕,铜盏的叮噹声混著煤炉的“咕嘟”声,在晨雾里散成涟漪。
配著身后的老胡同,很是有几分烟火气。
“到了。”
两人陆续下车。
琉璃厂的牌坊在槐树影里若隱若现,匾额上的“琉璃厂”三字被岁月磨得发亮。
街口的修笔摊上,老匠人正用细砂纸打磨钢笔尖,旁边竹篓里插满了待修的“英雄”牌钢笔。
“安安,你闻到没,这空气里都是墨水香!”
“是,去那家瞧瞧。”
荣宝斋的雕木门敞开著,穿蓝布衫的店员正在铺宣纸,雪白的纸页在晨光中泛著珍珠光泽。
林安安开始一一挑选,只是没看到特別满意的。
她本身的文化素养就不低,虽然不学毛笔,却对各类文人字帖略知一二。
直到在货架深处找到套《淳化阁帖》拓本。
锦缎函套上的盘金绣已有些褪色,打开来,北宋的书法墨跡在宣纸上流动。
好字!
这可是件好东西啊!
而且字跡锋利中伴著洒脱,楚明舟肯定会喜欢。
“同志眼光真好,这是旧拓,米芾的字。”店员用宣纸包好帖本,忙上前招呼。
林安安眸底露出满意,“这本多少钱?”
“三百元整。”
李冉倒吸了口冷气!
“那么贵?”
她这模样店员倒是习以为常,“两位是外地来的吧?我们这的售价绝对良心,先不说这旧拓的珍贵程度,目前国內也就我们琉璃厂有售卖资格。”
“就不能便宜点?”
李冉觉得这价格太高了,都顶自己几个月工资了,跟抢钱似的……
店员笑著摇摇头,“我们这概不议价。”
林安安又细细检查了一遍,“就这本吧,麻烦给我包起来。”
“好的。”
等付了钱,她才小心翼翼地把帖本放进包里。
这些老东西的价值本身就高,放到以后都能算收藏级的。
捡大漏了!
“我们去看看书。”
“走著。”
林安安跟李冉拐进胡同,隨意逛著。
路过角落里的旧书店时,林安安停下了脚步。
店面门楣上掛著褪色的“博古斋”匾额,推门进去时铜铃轻响,惊起樑上的灰燕。
店內瀰漫著浓浓的樟脑与墨香气。
店老板就躺在后窗旁的躺椅上,见有人来了,也不起身,只隨意地招呼一句,“隨便看看,还请轻拿轻放。”
林安安觉得这店里的书不错,饶有兴致地挑选起来。
手在一本老书上停下,轻拿了出来。
泛黄的封皮上写著《金石录补》,翻开內页,夹著的银杏叶书籤已碎成两半,墨跡斑斑的批註旁盖著“梁启超印”的朱红小章。
林安安的呼吸陡然急促——这是清末民初的稿本!
“这本……”她声音发颤。
店老板微抬了抬眼皮,“姑娘好眼力,这是从王府旧藏里散出来的好东西。”
“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