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成正在家里剥玉米,见到陈屿上门,连忙起身笑呵呵地打招呼。
“哥,我这是刚到,来找你问点事。”
陈屿没见到其他人,就从兜里掏出一盒烟,给两人点上,这才开口问道:
“哥,你认识好的包工头吗?帮我介绍一下,我准备把家里老房子翻盖一下——
沈志成就是搞装修的,和包工头熟得很,当即应承下来:
“没问题,我现在干装修,认识几个包工头,不过,你这是准备大包,还是小包?”
农村盖房子大包,就是主家谈好价钱,然后包工包料,所有事情全部交给包工头,主家什么都不用管。
甚至能和包工头签协议,出了什么问题,主家都不用负责。
小包,则要分成好几类,主家还要准备钢筋、水泥、沙子等,事事操心。
如果是沈父沈母询问,肯定是小包划算。
差不多能便宜两三万。
陈屿却懒得操心:
“哥,我又不在家,肯定要大包。”
“大包好,省得四叔和四操心。”
沈志成又问了问陈屿想盖什么样子,思索了一会,这才给估了一个价。
“四十万一套院?没问题,哥,房子盖好,还要麻烦你找人帮我装修,这些我就不操心了。”
陈屿说著拿出手机,给沈志成转了一百万:
“哥,这钱我先转给你,你帮我操著点心,钱不够了,你再找我要。”
“你放心吧,小磊,有我看著,肯定不会出紕漏。”
沈志成见小堂弟给自己转钱,也没拒绝。
不过等他听到提示音,知道陈屿转了足足一百万后,还是嚇得一哆嗦:
“小磊,用不著这么多,五六十万就顶天了———”
“哥,你先拿著吧,装修时,要用好东西,真用不了,再退———”
陈屿不给沈志成拒绝的机会,转身就走,临出门时,不忘回头说了一声:
“哥,晚上带著嫂子孩子,来家里吃饭啊。”
“好咧。”
沈志成应了一声,就见陈屿朝著远处三叔家走去。
沈父是老四,在兄弟排行中最小。
不过,陈屿在堂兄弟中,不是最小的。
三伯家的堂妹沈静,才是最小,如今在县城一家商超做出纳。
陈屿来三伯家,是来请三伯一家去自家吃饭。
別看原身在京城上班,距离廊坊很近。
实际上,原身一年也就过年和清明时,能回来一趟。
其他时间,亲戚邻居都看不到他人影。
给大伯、二伯、三伯家都说了一声,陈屿返回家,开始帮著父母做饭做菜。
沈父沈母得知,儿子请了这么多人回来,还有点稀罕。
要知道,平时他们这个老儿子很少主动和亲戚聚会的。
如今一反常態,就大违常理,
“小磊,你把大傢伙叫来,不是有什么事吧?』
“就两件事,第一个,我姐不是生了个儿子吗?我就替我姐,给大家买了一些礼物,
算是同喜同贺。第二个,就是这个老房子翻盖的问题.”
陈屿刚才询问堂哥沈志成,虽然沈志成说的轻鬆。
说什么,大包给包工头后,主家就不用再操心。
但是最近几年上面出了一些政策,农村人盖房子,需要各种文件审批。
这就少不了麻烦村里人。
另外,翻盖房子,需要把老房子扒掉。
还要堆积砖石、水泥、沙子、钢筋等。
在此期间,左邻右舍都会受影响。
陈屿不请大家吃顿饭,说说好话,谁来帮助处理这些事啊?
人家该自己的吗?
以前的原身肯定想不到这点。
陈屿既然想到了,就不能视而不见。
所以,陈屿决定,今天先请几家老堂吃饭,明天从沧州回来,再请左邻右舍吃饭。
等他把这些人情世故做到位,父母就不用再为这些小事操心了。
沈父沈母听了陈屿安排,也就没说什么。
农村人盖房子,確实是人生大事。
儿子能考虑这么多,老两口自然不会扯后腿。
不多时,临近天黑时,大伯、二伯、三伯家人都赶了过来。
吃饭时,陈屿把自己做的安排讲了一遍。
等沈志成表示,他会全部跟进后。
其他人自然也都开口应承,绝对不会让人欺负了儿女不在身边的沈父沈母。
一顿饭,吃到晚上八九点。
大家纷纷起身告辞。
陈屿这才把准备好的礼物拿出来。
一家一份。
几个堂兄们,不论有没有分家,都没落下。
可以说,不偏不向。
陈屿这一举动,比电视剧中沈琳、那伟两人的骚操作,强了不知多少倍。
电视剧中,沈琳、那伟也给这些家人带了礼物,却又只单独给了堂哥沈志成一份。
明白事理的,都知道这是两口子感谢沈志成,帮著操心盖房子、装修。
不明白事理的,少不了背后埋怨。
可以说,那伟、沈琳两口子,完全是钱办了糟心事。
这就怪不得,后面三伯各种挑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