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包括阿台、王兀堂在內的所有女真首领,竟都有些不知该如何下手了!
阿台、王元堂不敢怠慢,又多派出数队精锐斥候,冒死抵近侦察,来回穿插,试图搞清楚眼前这座如同铜墙铁壁般的大阵虚实。
又过了一刻钟,隨著各路斥候的回报逐渐匯总,三位女真首领终於大致摸清了此阵的基本结构。
此阵共有十二营,前后三列,每列为一个小方阵,一个方阵为三十人,横为六,竖为五。
每个方阵之间约莫距离二十步。(1步=1.5米)
第一列,皆是火手与弓箭手,管、箭密密麻麻,寒光镊人!
第二列,以坚固大车结成的车营,车上或载兵器,或立挡板,连绵不绝!
第三列,则是手持长枪、腰挎佩刀、肩扛盾牌的步卒。
队列之后,似乎还有预备的骑兵队。
但其主力骑兵,观其旗帜调动,应是部署在了大阵的左右两翼。
十二营左右连接,呈左右一字长蛇分布。
一营约莫宽三百步。
其中每营中间都有一处前锋。
前锋的最前列则是一排火炮,约莫有八十门左右。
第二列则是鸟、弓箭手。
第三列土兵则手持盾牌和长枪。
阿台青著脸,他这阵型给他一种无处下手的感觉。
“这前锋倒是有点意思,凸在每个营最前面,这不就是明军的军堡的构造吗?”
在这凝重的气氛下,王π堂忽然开口笑了笑。
阿台闻言也苦笑了一声,这个他也看出来了。
不能看不出来,明军的军堡一直都是这样修的。
凸的地方俗称马面,若是从左右两边进攻,则凸出部可联合后方城墙对左右夹击。
若对凸出部进攻,则左右可对前方射击。
这种突出部的射击导致防守方忽然多出了两处火力点,可以加大火力密度。
正是因为如此,阿台才觉得棘手。
就在三位首领面面相、苦思对策之际,忽听前方有部下惊呼:“明军动了!”
三人连忙举目望去,大批辅兵忙碌地搬运著一根根削尖的木桩、铁藜等物,开始在阵前快速布设障碍!
阿台见状,脸色愈发难看。
王元堂眼中狠色一闪,断然道:“不能再等了!待明军將这拒马布置妥当,我等骑兵冲阵將更为艰难!届时纵然侥倖得胜,伤亡之惨重,我等也承受不起!”
他环视阿台与王甲部首领,“大明人口亿兆,兵员补充远非我等可比!今日这支军,
已是我三部精锐之大半!一旦损失过重,我等日后,还拿什么去抵挡明朝?!”
王元堂这番话,点醒了患得患失的阿台。
他无法反驳,只得强压下心中的不安,问道:“依叔叔之见,该当如何?”
王兀堂毫不犹豫道:“中路军阵厚实,又有前锋凸出部依託,绝不可强攻!否则,必遭其两翼骑兵与步阵火器包抄合击,我等死无葬身之地!”
阿台点头同意,顺势看向地图,提议道:“那...便选其右翼?右翼距离石勒寨方向稍近些。若战事不利,我等也好有个退路。”
王兀堂略一沉吟,点头应允:“可!』
“不可冲其前锋。”
“其前排火炮怕是不下於百门,我派人的看得真切,那炮多数为虎蹲炮。”
“明军最爱用此炮射石子,一轮下来,至少三千至一万枚石子,我们才多少人?”
王甲部的首领终於开始说话,他的声音有些发颤。
他对前排的大炮可谓畏惧非常,王甲部本就没有多少人,死一个他都心疼。
此言一出,阿台与王元堂脸色大变,对眼前这明军大阵的忌禪,又深了一层!
此战万分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