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来不打算解释什么的,但是质疑的读者有点多。
所以想了想还是开个单章好好说一下。
说实话,我都有点后悔写这一段了,但是我都已经写了,总不能刪了吧?
所以针对读者提出的各种观点反驳一下。
鑑於可能有新读者来看这一章,不了解什么情况,那我简单的说一下。
就是主角推行一向改革打算禁收阉人,召回各地镇守太监。
很多人认为是毒点,或者说主角自掘坟墓。
提前声明:我是愿意接受大家的建议的,只要我写错了,我愿意改,但是这件事情,很多人喷的让我不知所措。
喷的没有逻辑,我改都无从改起。
主角只是宣布了这么一个事情,具体的改革措施还没有颁布,大家为什么如此篤定不行?
我很难理解。
大家就不能等我写出具体的措施的时候再评论吗?
我发现大家有一种思维烙印在,阉人並不是君主制的必需品啊。
哪怕是秦汉,阉人比例也是比较少的,很多的宦官其实还是男人。
两汉魏晋的宫廷近侍如侍中侍郎等官员都是男人,也没少操心皇帝各种日常事务,甚至服侍皇帝,这又怎么说?
这些侍中侍郎的工作和司礼监等一些部门的工作其实是有重合的。
还有少府这个部门,这基本上就是皇帝的大管家了,可这个部门在秦汉属於九卿。
主角禁收宦官无非就是重建一个类似少府的內务部门,这有什么异想天开的?
秦朝,西汉的时候皇帝会想著拿什么阉人制衡什么大臣吗?
不会的。
主角所作的一切只是扩大內朝,內务府这个概念,用他们和外朝制衡。
大家不要思维钢印,这並不算主角独创,最多算是復古。
主角又不是让男人代替所有的宦官,深宫的工作肯定交给女官,明朝也是有女官的,只不过品级很低,这下主角要改革,这些女官的品级肯定要提上来。
其实像这种改革宦官的制度在其他歷史小说里面也並不罕见,不知道大家为什么觉得我写这个就有问题。
西方的君主制有很多的阉人吗?
没有啊。
西方君主制度可以没有阉人,东方就不行?
这是什么逻辑?
而且明朝的宦官制度必须要改革,司礼监的权力不小,而这些愿意入宫的阉人其实没有多少正经人。
很多都是一些泼皮无赖,游手好閒,没有工作,最终前去挨一刀。
这些人的素质很低,就算经过宫中的教习,资质就放在那里,而且因为社会的歧视,心里也扭曲。
很多重要的事情压根不能託付。
明朝的宦官还要被外派,像什么监军之类的,因为宦官延误军事的事情也不少,明末卢象升不就被高起潜坑了吗?
这些宦官傲慢自大,贪婪无度,去征矿税都能闹出民乱。
我就想问,保留他们有什么好处吗?你是想让我写一本主角所用宦官皆是清廉忠志之士的小说吗?
能力秒杀进士、举人出身的县令?忠心高於文官,还不贪污,能监军,能监察百官,能推广新政的宦官?
还是一群?
另外又有人拿主角的安全说事,好像这么一做,主角一个皇帝就岌岌可危了。
说什么没有掌控军队就敢得罪宦官。
我再强调一下,皇帝对禁卫军有著无可置疑的掌控力,因为禁卫军只听皇帝的旨意,任何其他命令一旦有人敢接受,下级军官包括士兵杀之无罪。
禁卫军根本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上下级关係,高级军官根本不能调动任何人。
同理,宦官对于禁军没有任何控制力度。
主角就没有失去军权,谈何先控制军队再改革宦官?
至於主角身边的人,要么是亲信,要么是身居高位,你让刚坐到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孙德秀因为宫里不收阉人,於是心生怨恨,冒著九族消消乐谋害皇帝?
现实吗?
主角只是禁收阉人,又不是要废了所有阉人。
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太监,心里面有怎么样的执念才能因为宫里不招收阉人,自己又是皇帝亲信,居然因此生恨,不想活了,谋害皇帝?
换句话说,你会因为你们公司的老板拒绝招收你的母校,於是你一怒之下辞掉了总经理的职务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