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三聚顶,地仙圆满
陈玄真身赶到流沙河的时候,取经十三人,已经只剩下十二人了。
那十二人紧紧缩在一起,骇得面如土色,被捲帘一併捆了,正要带回水底留待日后享用,毕竟这冰天雪地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他在此七日受飞剑穿刺一回,又失了长生仙篆,若要维持寿命,便只能如此。
八百里流沙河水面上,飘著一个白色的圆形骷髏头,头颅当中一点真灵不灭。
陈玄无奈,使个袖里乾坤收起金蝉的一点佛性真灵。
那捲帘见他来此,亦是有些意外。
陈玄对捲帘说道:“捲帘將军还是放了这几个人吧,今日之事,原有一段因果在其中,我自不好计较你之行为,但若你在我面前伤了剩下这几位凡人,我身为真武弟子,自是要有妖邪处斩妖邪的。”
捲帘素来听闻他之大名,两人如今虽都不在天上了做神仙了,陈玄这位小天君却是自己离开启明殿的,他在雷部的仙篆还保留著。
而捲帘在天上仙篆司的仙篆,早已被玉帝大怒之下抹除。
否则如今也不会落得个需要依靠凡人肉身维持长生的结果。
他与天蓬一般,都是被贬下凡的,仙篆自然被註销了。
而陈玄与悟空,虽然一个是主动下界,一个是被镇压下界,两人的仙篆还在天上。
因此即便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他亦是齐天大圣,即便陈玄辞了官,陈玄也是玄鉴广法天君。
拥有仙篆的人,能算作天上神仙。
天上神仙打一个触怒玉帝被贬下凡沦为妖邪的水怪,他既不占理,也没有半分情面可讲。
事实上,若非提前知晓这段因果,又因他是日后西行的重要人物,陈玄早一剑砍了了事。
不信让其他什么沿路的妖魔鬼怪跑出来吃了金蝉试试。
捲帘看向陈玄的双眼,显然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自羞愧无顏,回了流沙河底。
小狐狸云宵如今已然修成五尾,上前使个手段,鬆了那十二人的绑,將马匹行李悉数清点无碍,十二人乃是陈玄选出来的西行使者,自认得陈玄,俱跪伏在地上谢过这位神仙相助。
陈玄从怀里拿出一物,正是当初流沙河的捲帘託付他寻觅的琉璃盏碎片。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他將碎片交给其中一人,瞩咐道:“你等此行过河无碍,只是返程之时,依旧要经过此地,只消將此碎片投入水中,那水怪自不与你们为难。”
当然这枚琉璃盏碎片还给捲帘之后,他自会懂得,因今日一事,拜託陈玄帮忙寻找琉璃盏碎片的事情,已经因果两清了。
毕竟一边是点头之交,一边则是至交好友。
於情於理,这位陈小天君都不会继续帮他了。
十二人苦苦哀求陈玄与他们同行,护送他们一程。
一旁的小云宵双手叉腰道:“我师父方才救了你们性命,乃是你们命大,若次次救你们性命,
何不让我师父直接去西方取了真经,送上东土大汉,还要你们这些人作甚?”
救他们,是陈玄看在金蝉的情分上。
而取经,则是他们自己理应履行的本分。
换句话说,取经不取经,与陈玄何干?
他要的只是长生大道,而修成金的关键人参果,只与金蝉有关。
陈玄宽慰眾人道:“你等此行务必一心求取真经,诚心正意,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即便无有贫道护送,暗中亦有鬼神相助,若是心有杂念,即便是我一路护送,亦不能取得真经。”
“西行亦是修行,且修且行。”
“诸位,就此別过。”
说罢陈玄带著小云宵化虹远去。
十二位西行使者俱跪伏於地,恭送这位仙人。
去往五庄观的途中,陈玄袖子里的金蝉佛性真灵逐渐恢復,变成了一位身穿白衣的俊逸僧人模样。
那僧人眉目桀驁凌厉,警了陈玄一眼:“贫僧何德何能,竟劳烦小天君下凡亲自为贫僧护道一程?”
关键这护道也没护好啊,不需要他的时候,他跑出来在玄明身边火上浇油,需要他的时候,他反而姍姍来迟。
陈玄嘿嘿一笑道:“那东土大汉之人不敬佛法,此事怨不得贫道,该是你修行未满,佛法亦未东传,若是此行他们將真经取回大汉,来世你之修行自会容易一些,道门天仙亦有那累劫修持一说,就当是积累修为了。”
金蝉无奈,只好问道:“我们此行是去哪里?”
陈玄答道:“我答应了万寿山五庄观的镇元大仙,请你前去小坐,酬劳是一枚人参果,我需要这枚仙果修成地仙三圆满。”
金蝉点头:“镇元大仙欲要借我之身份亲近佛门,师尊將我贬下凡间,我如今所言与灵山无关,自是可以去清谈论道一场,助你取得人参果。”
陈玄竖起大拇指:“做兄弟在心中。”
金蝉一脸鄙夷,兄弟长兄弟短,兄弟被吃你不管,还做兄弟在心中—合著只在心中了,没点行动啊?
不过人间若是少了这位损友,大抵也少了一半的乐趣。
於金蝉而言,陈玄既不是那些对他轻慢佛法之行为之以鼻的佛门弟子,亦不是与他道不同不相为谋的道门仙人。
这位陈小天君虽然有时行为脱线,但却不可否认在他身上有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
也因此,尹喜,金蝉这两位虽分別是道祖和佛祖的弟子,皆与他交情匪浅。
一旁的小云宵则是眨巴著眼晴看著自家师父和师父的好友金蝉。
万寿山五庄观。
金蝉的佛性真灵在赏月亭落座,面前是镇元大仙。
镇元大仙敘旧道:“昔年孟兰盆会上一別,不期今日再度得见佛子,已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金蝉长老天资卓绝,此番下界苦修,可有所得,所悟,所感?”
金蝉合掌道:“师尊常言,南赡部洲之人贪淫乐祸,多杀多爭,乃是口舌凶场,是非恶海。”
“然则贫僧转世在那南赡部洲修行数十年,虽也遭受恶意,但却並不多见恶人,反之当今东土大汉皇帝,因夜梦神人一事,欲往西方求取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