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五行山下,再遇悟空
陈玄对那刘秀说道:“我却並非你的救命恩人,乃是路过此地云游的道土,你之救命恩人,乃是那只青牛。”
刘秀看向陈玄身边的大青牛。
这等从天而降的神牛,能將他吞了再在別处吐出来,绝非寻常人家耕地拉磨的牲畜。
若说神牛自行前来救他,无有神仙指派,他自是不信的。
因此刘秀道:“真人莫要过谦,这等神牛若非真人座下坐骑,岂能有此神力,若非真人指派前来救我,又岂会於生死关头显现神通。”
陈玄心说坏了,我成太上老君了?
那刘秀正揣摩歷朝歷代哪位神仙是以青牛为坐骑之时,目光不由地瞪大。
莫非眼前这位样貌年轻的真人,便是当年西出函谷的老子化身之一?
青牛以心声对陈玄道:“陈小天君,我乃是奉我主之命下界,如今天灾人祸不断,此人生死事关南赡部洲半洲百姓,你只管找个由头將他瞒过去便是。”
陈玄咳嗽一声,正了正衣冠道:“不错,贫道正是太上老君-的弟子,尹喜是也。”
这话一出,青牛和刘秀皆是一愣。
不过如此一来,也就能解释得通,为何太上老君的青牛和他会同时出现在这里。
刘秀忙行礼道:“刘秀见过尹真人!”
当年老子骑牛过函谷,距离如今已经有五百多年之久。
那函谷关一带,皆有百姓供奉文始真人塑像。
不曾想竟然在这里遇见了真神仙。
陈玄继续扯谎道:“我家师父见人间大地四方百姓生灵涂炭,乃知人间君主德不配位,故而命贫道下界寻觅有德之人,你乃汉室宗亲,贤德仁义,日后若能兴復汉室,当牢记今日之恩,造福百姓。”
刘秀闻言大喜,喜得是苍天有眼,知那王莽篡汉大逆不道,人间百姓生灵涂炭。
更喜天上神仙將他评价为有德之人,对他兴復汉室寄予厚望,
然而刘秀如今被王莽追赶,惶惶如丧家之犬,不知何时才能兴復汉室,继承高祖二百年大汉基业,为大汉续上国祚。
刘秀忽而心起一念,在陈玄面前下拜道:“真人既知苍生苦楚,刘秀今日便效仿当年文王求吕望一事,请真人出山,文王拉车八百步,周朝兴亡八百年,刘秀自知才能比不得文王,若有车驾,
也定当尽力而为,为大汉再续数百年气运!”
陈玄闻言揉了揉眉心,才撇清了自己是太上老君的嫌疑,现在他又成了姜太公?
他这小小的双聚顶地仙之境,何德何能?
就像真武说的,他陈玄有多少道行,当师父的一眼就能看到底,他自己也有自知之明,绝非是那经世之才。
陈玄扶起刘秀道:“我乃山野一閒人罢了,岂敢自比当年吕望,这人间有的是贤能之辈,你乃有德之人,他们自会追隨於你,更何况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趁著王莽未曾赶来,速速回去重整兵马,兴復汉室的路,还长著呢。”
刘秀泣声再拜道:“真人不念刘秀再三恳请,也当看一看这天下苍生,王莽篡位之后,天灾人祸不断,若真人隱居山野避世不出也罢,今日奉太上老君之命下山,老君尚且惦念苍生,真人又岂能忍心看百姓受苦?”
说罢,扯住了陈玄的道袍,哭得那叫一个真诚,
陈玄面色古怪,破案了,看来日后刘皇叔哭哭蹄蹄的基因,是从你这里传下来的。
就在刘秀打算上演一出三请陈玄的戏码之时,王莽追兵已至二十里外。
一旁的小云宵指著天边沙尘滚滚道:“师父,快看那边。”
陈玄嘆道:“你若早些离开,还能摆脱追兵,似这般纠缠,今日却插翅难逃,青牛岂不白救了你一场?”
刘秀闻言大惊。
一旁青牛以心声对陈玄说道:“无碍,不过是些许追兵罢了。”
但见那青牛趴在地上一臥,顿时山川隆起,河流改道,变成了一片八百里连绵不绝,豌蜓起伏的伏牛山,將王莽追兵隔绝在千里之外。
陈玄对刘秀说道:“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连番救了他两次,刘秀也並非不识时务之人,从身上扯下一块玉佩,对陈玄说道:“救命之恩无以为报,真人持此玉佩,日后若有需要我刘家的地方,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刘秀远去。
陈玄掂量了一下手里的玉佩,隨手交给了一旁的小云宵。
小云宵隨手悬掛在腰间,只把它当做了一块好看的配饰,也没正经当回事儿。
八百里伏牛山之中,青牛收拢神仙金身,扫了一眼那化形的小狐狸云宵,心中暗自感嘆这小狐狸当真是福缘深厚。
头上戴的是王母当年划开银河的银簪,背后背著的是真武当年號令数万天兵盪魔的令旗,腰间悬的是日后南赡部洲半洲之主的刘秀给的玉佩。
这架势,天上地下,哪个不长眼的妖魔敢来欺负她。
青牛与陈玄拜別道:“凡间因果已了,我自该回天界復命了,小天君保重。”
陈玄点头道:“代我与太清道祖问好。”
小云宵亦朝著青牛挥手道:“大青牛,再见啦!”
当年小狐狸在兜率宫吃了一粒七返火丹化形,青牛对这小狐狸亦是十分喜爱,故而离去之前,
天上落下一个锦囊来。
小云宵打开一看,里面满满当当的都是柑橘,看得她这个小吃货眼晴一亮,朝著天上高喊道:“大青牛是天庭第一好!”
返回天门外的青牛鼻子高高上扬,比得了玉帝赏赐还要得意。
孩童不会说谎,夸讚乃是从心底发出来的,因而愈发真实。
陈玄敲了敲小云宵的小脑瓜:“大青牛是天庭第一好,师父呢?”
小云宵拨开一枚柑橘,拿了一瓣餵给陈玄道:“师父不在天庭了,现在师父是天下第一好。”
陈玄心满意足地点头,那一瓣柑橘从嘴里甜到了心里。
收个徒弟是爽啊,从天庭离开之后,带著小狐狸云宵一同游歷人间,简直是他做过的最正確的决定了。
漫漫修行路,若总是一个人龋龋独行,未免有些枯燥了。
八百里伏牛山青翠的背景下,年轻道士背剑牵著女童,往那云深不知处缓缓走去,宛如一幅水墨画卷。
一路走走停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不觉间已是初秋,师徒二人瞧见前方一山顶上万丈金光,乃是如来压帖將大闹天宫的悟空压在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