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所有的机构都是在默认,这样一个价位,是高瓴科技股价所能承受的最高水平。
然而在高瓴宋plus推出之后,股价就开启了新一轮的上涨。
从52.5港元的开盘价开始,连续几天震盪上扬,又再一次的冲高到了72港元的水平。
创造了高瓴科技股票价格的歷史新高!
也就是说,在几天之內,高瓴科技的股票涨幅,超过了37%!
这也让很多做空高瓴科技股票的机构大跌眼镜,在心痛自己的做空被爆仓的同时,也是惊呼道,“高瓴科技是一支比妖股还妖股的神级股票!”
体量大的主板股票,一般股价都是较为恆定的,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状態。
就算是开启上扬,也是以月甚至年为单位。
现在这么大的股票震盪。
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点,那就是市场对高瓴科技的股票,进行了价值重估!
而金融市场的投资者们,是对宏观和围观经济形势最为敏感的一群人,他们自然能嗅出高瓴的这款高瓴宋plus背后隱藏的巨大经济利益。
新能源汽车被搅乱的这个异时空。
在这些金融从业者看来,感觉现在新能源汽车战略已经像一个局。
而这个局的联合操盘手是谁呢?
背后的三只看不见的大手。
表面上看走环保路线,限制排放,推出“美丽国史上最严汽车排放標准”,限制汽油车,力挺新能源车的美丽国。
“2025年计划进行燃油车禁令”,提倡碳达峰和绿色能源战略的欧盟眾国。
以及由於对能源供应链条表示担忧,爭取能源替补以及希望在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的东大。
这是推动汽车新能源战略的三股重要的力量。
不管这三家怀著是怎么样的心思,基於什么样的考虑,这都通向的是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三家都是在合力推出这样一个崭新的汽车赛道。
如果谁家的汽车企业能够在这个崭新的赛道站稳脚跟,那么他们绝对是会对这个新的企业大力支持。
因为,这代表的,已经不是企业的核心利益,而更要的是,每个势力的產业优势!
虽然高瓴並没有先走一步棋,但是现在却是在其他厂商都在观望和划水的时候,直接迎难而上,推出这样一款具有商业价值的產品,还是非常有標杆意义的。
这样的公司,以后能得到国家资本的大力扶持,必然是一件可以预料到的事情。
在这盘棋之中,就算是高瓴,凤天,特拉斯,大中,bba等车企,都是属於棋子之一。
但是,能够成为一个足够强大的棋子,已经足够说明实力了。
一般的企业,不要说成为棋子,就连凑到桌面前的资格可都没有。
这家公司以后能发展到多高的天板,这真的是无法想像了。
所以,资本也同时出手了!
这一波行情,也是让那些反应足够快,並且买入也即时的股民们是大赚了一笔。
同时也是让一些在高瓴科技上市后不久就拋掉高瓴股票的机构或者投资者望股兴嘆。
现在虽然高瓴科技的股票上涨了超过了37%。
也就是说,你投入了100万港元进去,只用一天时间,就赚了有37万港元。
这个利润率,已经可以让就算是巴菲特也为之疯狂的程度。
按道理说,已经到了逢高拋售的高点的位置,伱涨那么多,自然应该要开始价格回落了,但是换手率还是非常地低。
这说明,大部分的投资机构,依然觉得高瓴还有上涨的空间。
这就嚇人了!
要知道,高瓴宋plus这款车的首月销量,到现在还没出来。
等到首月销量出来之后,估计都还有一波较大的行情。
而对於股市的行情,高怀钧却是没有过多的关注。
现在还处於两年的大非封冻期內,而且就算是封冻期到了,他也不会大规模减持。
高怀钧家族现在就两个人,加上勉强算得上的小儿子,就三个人,这点点人,要几个钱?
所以对於股价的涨跌,除了財富的变化之外,他看了可以估算一下高瓴已经成为了世界的xx大市值公司以外,並没有太大的影响。
不久,就到了每月一次的月初工作会议。
公司大了以后,下属的分公司太多了。
高怀钧现在对於公司的掌控,主要是通过月度工作会议进行核心工作节点的把控。
如果有紧急的事情,再每个一两天召开一个专项会议。
大几万人的公司,再像诸葛亮一样,管理下沉到每一个人,那是很不现实的事情。
他没这个精力,也没这个时间。
此时,他在认真听著王凤英针对高瓴宋產品销量的专项匯报。
“高总,现在高瓴宋这款车型的销量,真的是远超我们的预期之外!”王凤英在此处顿了顿,然后脸上带著一丝喜意,微笑地看著在一旁的高怀钧。
高怀钧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
现在这个价格,极具进攻性,再加上已经改造升级过的高瓴宋新款式,现在高瓴车辆可以说在网际网路上被自己的老顾客集体声討。
核心原因,还是高瓴对这群人进行了极大的背刺。
这可不是那种卖不动的被动降价,这是主动降价的吃进市场!
如果销量还和原来的高瓴宋一样,那么高怀钧必须把王凤英这群人开了。
高瓴宋plus这款车是极具標誌性的。
现在高瓴车辆,必须从华国本土实力车企,向世界强大的车企转变。
“高总,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首批次4万辆的已经生產完成的汽车,已经销售完毕。”
“並且现在已经预定了5.5万台的高瓴宋plus。”
“合计首月的销量,已经达到了9.5万台!”
王凤英说到此处,眼睛之中,都不由得喜笑顏开。
而在场的高管们听到她说到的这个数字,都不由得目瞪口呆。
尤其是高瓴科技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仿佛是害怕在这一瞬间失態。
销量好,他们是认可的。
但是销量好到这个程度,那真的是太恐怖了!
毕竟,在2013年,高瓴宋的销量,来到了18万台。
而9.5万台的高瓴宋plus的本月销量,相当於高瓴宋去年一年一半还多的销量。
这太嚇人了!
高瓴车辆,以后绝对是一家可以比肩凤天,本天,大中,宝时捷的企业。
至少在高瓴科技的高管们眼中,是这样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