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067-068章:matebook確定要这样玩儿?(今天5000字)
为何高怀钧敢这样玩儿?
25倍的pe,在美丽国金融市场,这个极度追捧高端科技和新技术的国家里头,都没有多少公司敢这么玩的。
25倍的pe啥概念?
这意味著,换算成年收益,相当於投资这家公司,平均收益率有4%。
这个数字,看起来不低。
但是,就算是银行存款,2014年的五年期以上的大额存单,你要谈到5%以上的收益率,都是轻轻鬆鬆的。
而华国的国债,基本也可以达到3%左右。
你一家公司的平均收益率只有4%,意味著啥?
25年才回本!
这在资本市场上来看,是不符合逻辑的。
比国债高一点点,我买你的股票,只能说明一点,我是个智章!
那买你的股票,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你的股票,在未来,是有非常大的概率会上涨的。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那上涨的理由和动机在哪里?
高怀钧其实已经给出答案了。
一个就是万物互联,而另外一个则是人工智慧!
他非常清楚高瓴在未来的发展优势。
而其中,最关键的是人工智慧。
从强人工智慧的角度上看,那openai和sora的路就是错的。
为什么?
很简单。
因为一张显卡的计算能力就超过人的大脑了,你为什么要迭这么多显卡?因为你走错路了啊。
一万辆自行车堆在一起能变成汽车吗?
从一开始就不是算力的问题,而他们都解决方案就是无脑堆算力?
为什么ai会在后世爆火,是因为美丽国经济要崩了,必须拿一个东西出来讲故事,所以各种赶鸭子上架。
技术革命、工业革命,一个最基础的逻辑是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看清楚,是生產!
所以,工业革命必须发生在最大工业国,这是歷史规律,也是必然的结果,底层逻辑就决定了这一点。
所以不管是元宇宙,gpt这种已经变成冷饭的东西。
还是所谓的sora的视频生成。
请问,他对生產效率提高,生產成本降低的效果在哪?
视频不是实物,真正的生產指的是实物,实物才有价值。
虚擬的价值都是建立在实物之上的,是一种资源的分配而不是真正的价值。
美丽国所炒作的所有ai,基本和生產都没关係,原因也很简单,他就没几个厂了,你让他怎么办?
他只能在这种错误的道路上一路狂奔,通过宣传武器苦苦维持股市和信心,直到爆炸的那一天。
任何跟生產力提升没有关係的ai发展,那只是多了一个玩具,和工业革命根本没半点关係,只要看准这一点就不会被带节奏了。
所以从高屋建瓴的角度上看,高怀钧操盘这盘人工智慧的大局,与工业结合的才是重点中的重点。
智慧驾驶技术,大模型等等,他的人工智慧部门,已经在布局!
至於股票市场买不买单,那就看华建投的本事了。
如果华建投兜不住,他不介意直接换人。
。。。。。。
就在高怀钧忙完在自由港的上市筹备会的时候,却是发生了一件出乎他意料之外的事情。
“什么情况?”高怀钧开口问道。
在一旁的閔伟国简单介绍了一下具体的情况。
就是现在的电子科技產品竞爭是非常地激烈,高瓴推出了新一代的旗舰机型mate9,但是在市场上的竞爭优势,並没有以前那么大了。
核心原因,就是在於平果公司,以及中为和最近新崛起的粗粮手机前赴后继的夹击。
现在从產品力的角度上看,mate9的產品力,並没有原来那么遥遥领先了。
“粗粮厂和中为公司啊!”高怀钧下意识地重复了一句,语气之中却是並没有太多的惊讶。
在后世这三家可都是top5级別的存在。
到了几年之后,手机估计市场上格局和原来差不了多少,大差不差。
现在像火腿肠(htc)以及连想等,虽然產品力相比较前世有所提升,但是差不多还是那个德行。
所以中为靠著体量,粗粮靠著营销脱颖而出,並不意外!
而另一边,中为有著很强的研发能力,现在能造出一款和mate9差一丟丟的產品出来,也算是再正常不过的。
高瓴能够连续吃好几年研发信息差的红利,也算是不错的了!
“究其原因,还是高瓴的晶片差了!”
“这使得我们的手机,相比较竞品的手机,並没有打出明显的差异化出来。”
“我们到现在手机晶片还是用的高通和三桑的,是有问题的。”
“现在高瓴晶片最高等级的晶片规格,还是20nm?”
高怀钧向在一旁的高瓴晶片负责人李宗霖问道。
“对的,20nm晶片,我们也是在紧赶慢赶,才追到现在这个水平。”李宗霖在一旁毫不犹豫地说道。
高怀钧无言地点了点头。
晶片研发可不是像他搞成品研发那么简单。
他又不是搞晶片出身的,所以最多只能给出一些指导意见出来。
而且由於高瓴科技本身,销量的增长速度並不会让其快速成长到能够把高瓴晶片拔升到最top的级別。
人家高通一年给那么多家公司提供晶片,而高瓴一年才使用多少晶片。
多年的亏损,完全是一个巨坑。
高瓴晶片现在每年基本上会有几个亿的亏损值。
也就是高怀钧通过內部交易兜住。
不过就算是如此,像高瓴科技和高瓴车辆的管理层都还是颇有怨言。
毕竟,高瓴晶片的內部採购价,可是常年高於高通等大眾厂商的採购价的。
当时三桑说断供断供,不是也没断嘛!
所以从经济性方面考虑,高瓴晶片的存在弊大於利。
但是现在,高瓴科技的销量开始承压,一眾高管开始念叨到高瓴晶片的好了。
“现在高瓴晶片太缺少晶片餵养了!”
“现在高瓴mate9的局面,以后会越来越吃力。”
“这样吧,高瓴matebook,从第一款產品,就启动青龙501的使用。”
高怀钧没有掩饰,直接说道。
在场的高管们,包括李宗霖在內,全部都惊呆了。
臥槽!
不是吧!
高怀钧是真敢冒险啊!
青龙晶片,为何一直处於亏损状態。
就是上不了量。
为什么上不了量,就是只有高瓴的中低端手机才会使用。
荣耀magic系列和nova系列。
除了高瓴智慧屏,由於其体积较大,运用了高瓴晶片的衍生產品外。
其他的產品,为了销量,都是选择了外购高等级晶片。
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不能。
在这个高度竞爭的状態,又没有中为那种有基本盘的企业,伱在主力机上用不成熟晶片,那就是搏命!
为啥粗粮一直不敢自研晶片,他不知道自研晶片成本更为便宜吗?
一个是高通不给它这个机会,二个就是它也赌不起。
手机业务一旦崩溃,他的企业马上就要完蛋了。
但是中为就不一样,本来手机市场就是一个实验市场,行就行,不行我还有通讯產品支撑我的主营业务。
其实高瓴现在家大业大了,不敢像最开始创业时那么猛了,保守起见,是这样一个道理。
这也导致了,每一款青龙系列的晶片,用的量,都无法覆盖住研发成本。
如果不是高怀钧硬著头皮撑住高瓴晶片。
这家晶片分公司,早就转手被甩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