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洪新这才娓娓道来:“秦公子所言不虚,当初从昌隆返回之时,南楚兵部侍郎柳朴新確实带兵拦住了使团,並且在五百锁甲骑兵押送下,强行將秦公子带走,根本不听我等解释。”
“只不过,清者自清,他们带走秦公子,並未发现任何证据和可疑之处,於是便在第二天將秦公子放了回来。倘若真是秦公子做了此事,南楚朝廷派出五百锁甲骑兵和近五十个擒龙闕高手,如此大的阵仗,又怎么可能放秦公子回来?”
董洪新说完拱手:“还望陛下不要听信南楚单方面的胡言乱语!他们怕是嫉妒秦公子的才华,觉得秦公子一首【水调歌头】让南楚蒙羞,这才有了诬陷秦公子的想法!”
”
经过秦亦自证和董洪新的旁证,两仪殿內的绝大部分官员都相信此事跟秦亦无关了,毕竟朱彦庆不可能將秦亦一人杀了一千锁甲骑兵和四十五个擒龙闕高手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告诉盛平帝,毕竟这有损於南楚国威。
而且他就算他说了,也不见得有人相信,因为秦亦在外面的形象就是个文弱书生,怕是手无缚鸡之力,怎么可能杀那么多人?
盛平帝要的便是这个结果。
其实他已经知道秦亦带回了祝家姐妹,但是秦亦並不张扬,而且安排好了祝家姐妹的去处,且为她们安排好了新的身份。
南楚人想要调查,很难。
基於各种考虑,盛平帝不想追查此事,毕竟南楚和大梁关係並不和睦,当初南楚咄础逼人,现在让他们吃些苦头,盛平帝自然乐於看见。
只是,盛平帝唯一好奇的一点便是,既然南楚那么怀疑秦亦,甚至都能写信来大梁问责,那当初秦亦在南楚之时,他们都派了重兵,又偏偏把秦亦给放了回来呢?
盛平帝倒是没有考虑过秦亦把那些锁甲骑兵和擒龙闕高手杀了的可能一一或者换作任何人都不会这么想的,毕竟就算姚天元亲口告诉朱彦庆,朱彦庆都不太相信,更何况其他人了?
於是盛平帝摆手道:“既然如此的话,那朕就回信南楚,告诉他们实情。”
隨后看向秦亦,笑道:“这次出使南楚,你既然立下奇功,那朕自然要赏。
前几日,朕也当著满朝文武的面说过,四品之下的官职,可任你挑选!”
“......
此话一出,朝堂文是一片譁然。
在今日之前,能被直接提拔的官员,无非是会考第一和中秋诗会头名,但最多也就被提为六品之下罢了,而寧国韜因为在七夕诗会上打败南楚三皇子有功,
才被破格提为从五品的员外郎。
这已经破了直接提拔官员的最高纪录。
而现在,这个纪录或许又要被打破。
四品官职,哪怕对於朝堂上的官员来说,也是有些人一辈子都到达不了的终点,而这才是秦亦的起点,属实让人羡慕了。
因此眾臣都看著秦亦,皆是思考,秦亦会如何选择,而他们同时在盘算,四品之下有哪些官职是空缺或者可以调整的。
而这时,秦亦已然做好了选择。
只见他朝著盛平帝躬身,沉声道:“陛下,草民並不想做官,也不能做官。”
“哗!”
这话一出,朝堂上更是喧囂一片。
狂,实在是太狂了!
要知道,盛平帝能开这个口,那是何等恩赐?
有多少人对此求之不得?
只有傻子才会拒绝呢!
可秦亦傻吗?
他明显不傻!
那就只有一种解释了:他太狂了!
狂到连四品官职都敢拒绝!
不过又有人分析,觉得秦亦並不是真的不想要这四品官职,他只是恃才而骄,欲擒故纵罢了!
他明知盛平帝必然要赏赐於他,所以他故意这么说,以求更大的赏赐!
这人年纪轻轻,心思不少啊!
文武百官看著秦亦,想法各异。
“大胆!”
这时齐平章忍不住了。
刚才在朝天门外,秦亦装作不认识他,对他百般羞辱,现在想想,秦亦人精一样,他怎么可能不认识自己?之所以装作不认识,不就是为了用生理缺陷来羞辱於他?
於是借著这个机会,齐平章跳了出来。
“你当这是儿戏?陛下明言要赐官於你,你没有討价还价的余地!而你竟敢拒绝,跟抗旨何异?”
““......“.
此话一出,朝堂上更是乱做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