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在朝天门外的眾臣注视下,东宫的马车姍姍来迟,最后停在眾人面前,在下人扶下,太子沈仪志走了下来。
“殿下.“”
眾臣立马打起招呼。
肃王见状,也隨之喊道:“皇兄。”
太子扫了肃王一眼,淡声道:“皇弟,眼看著早朝快要开始了,你不进宫,
还带著那么多人聚拢在承天门外是为了哪般?”
“皇兄,我也是刚来,正准备进宫。”
太子一到场,就拿出他的架子,对著自己摆出一副教育人的姿態,肃王心中颇为不爽,可对方是皇兄,还是太子,他也只能听著。
“皇兄,我先进宫了!”
说著,肃王便转身要走。
这时,太子对秦亦说道:“秦公子,本宫有段时日没见你了,怎么从南楚回来,也不去东宫?还非得等本宫邀请你,你才去吗?”
秦亦听闻,知道这是太子在为他撑腰,拱手致歉道:“殿下若是不嫌弃,今日下朝后便去!”
“本宫上次就说了,东宫大门隨时向你开!”
太子笑道:“以后你儘管去便可!”
本来是几句简单的对话,但是落在周围那些大臣耳中就不简单了。
他们本以为,秦亦也就跟镇国公府或者宰相府有点关係罢了,可刚才听太子说的那些话,说明两人关係匪浅,因为並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太子的认可,隨意进入东宫的。
因此,目睹这一幕的官员,窃窃私语,皆是重新审视起秦亦来。
因为早朝时间快到了,一眾吃瓜看热闹的官员也进入皇宫之中,太子小声问道:“刚才肃王是不是为难你了?”
秦亦摇头,他本来想把买宅子那事告诉太子,不过思付再三,最后还是没有开口。
有些事情,他自己做便是,没必要再欠人情。
太子闻言拍了拍秦亦的肩膀,笑著说道:“出使南楚的事情,本宫都听说了,你做的不错!等会父皇让你提要求的时候,儘管提就是!倘若有人敢有异议,本宫会出手帮你!”
“多谢殿下!”
太子微微点头,走进宫中。
“咱们也进宫吧,待会就晚了!”
寧忠率先开口,待三人往承天门中走时,寧忠才问道:“你当真看好了那处宅子?”
秦亦点头:“之前父亲在京都时,我们便住在那里,倘若要买宅子,我只想买那里。”
寧忠能够理解秦亦的想法,不过嘆了口气:“房契在肃王手中,再加上他以为你—.不太好办啊!”
秦亦笑笑:“伯父莫要担心,俗话说,兵来將挡水来土掩,总归是会有办法的!”
寧忠点头,没有再嘱咐秦亦什么,因为就看秦亦刚才的所作所为,他觉得没有什么可嘱咐了,隨后便大步迈进承天门內。
寧国韜和秦亦紧隨其后,寧国韜小声问道:“你怎么一点都不紧张啊,姐夫?刚才我看到肃王和太子殿下时,头都不敢抬了!”
秦亦警他一眼,笑著问道:“紧张什么?他们又不会吃人。”
“你—厉害!”
寧国韜想到秦亦做过的事情,好像对於他来说这確实不算什么,於是朝他竖了个大拇指。
“不厉害怎么做你姐夫?”
寧国韜:“—
三人进入承天门,一路向北。
门內正北方是五百步之广的宫廷广场,穿过广场可见三座大殿。
依次为承天殿、太极殿和两仪殿。
三大殿合称前朝,每日卯时,盛平帝都会在两仪殿內朝见群臣,处理政务;
而每逢元旦或者大赦等重大节日和外国使臣来会,朝会则会由两仪殿改为旁边的承天殿,以表重视。
三座大殿往后则是后宫,再加上位於宫城北面的苑囿,数千间房屋层楼叠榭,处处雕樑画栋,宛若贝闕珠宫,构成这座巍峨壮丽的宫城。
两仪殿內,群臣垂首肃立,鸦雀无声。
而秦亦因为无官无职,来到两仪殿已经算是特例中的特例,因此只是站在群臣最后面。
百官之中,有些人见证了秦亦在承天门前跟肃王和太子交涉的场景,然后文添油加醋的告诉了那些提前进宫的大臣,上朝之前,这些大臣们便看著秦亦窃窃私语,此刻也不时有人去警秦亦。
毫无疑问,今日早朝,秦亦会是主角。
年近不惑的盛平帝身著龙袍,头戴折上巾,足踏六合靴,坐在御案后,脾台下。
早朝惯例,自然是处理朝政,並不会因为秦亦的到来而改变。
约莫半个时辰后,朝政事宜结束,盛平帝扫视台下,缓缓开口。
“秦亦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