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天师
昌隆,楚王府。
刚才那些在朝见堂中谎称抱恙,最后离开皇宫的诸位臣子,此时全部聚在楚王府正殿之中。
一位头须白、身穿紫色官袍的老者,直接拍案而起,冷笑道:“陛下还在,楚王也在,他还真拿自己当圣上了?狂妄,简直狂妄!”
此人便是南楚太傅葛仲宣,也是当初太子和楚王的老师,而平王朱彦锡则拜了礼部侍郎孙正平为师,三位皇子中,偏偏朱彦锡才学最高。
身为太傅的葛仲宣自觉顏面无存,对於孙正平乃至朱彦锡自然没有好感,
再加上他年事已高,思想陈旧迁腐,在太子病逝之后,一直是楚王的拥护者。
“尊师莫要动怒,气大伤身。”
楚王笑盈盈的劝道。
“殿下就是太过仁慈心软了!”
这时,一位身穿红色官服的中年男人道:“当初他从大梁回来,单凭他自作主张参加诗会,且输给一个武將之子,致使我楚国名声扫地,若是殿下肯多做文章的话,他哪会有今日这般威风?”
此人乃南楚兵部侍郎柳朴新,当初曾经受过楚王帮助,也是楚王的坚实拥。
另一位身穿紫色官服的中年男人摇头:“因为他比输了,才导致和亲失败,这才是殿下没有向他发难的原因。倘若和亲真的成行,那咱们聚在此处便没有任何意义了。”
说话之人是南楚户部尚书宋昌蒲。
楚王笑著点头道:“宋尚书所言不假,本王之所以没有对其发难,確实是考虑到这点。不过想让我这位皇弟名誉扫地,倒不必著急。”
“哦?殿下可有其他主意?”
楚王闻言一笑:“你们莫要忘了,贏得七夕诗会的寧国韜,也隨使团来了昌隆!明日中秋诗会,若是皇弟再输给他,还是在昌隆百姓面前,还有什么比这种局面更丟人的?”
:
眾人一阵思索,两个身穿军袍的男子,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
“殿下,末將听说,这个寧国韜乃大梁镇国公的独子,是武將之后,哪里懂什么诗词?”
“是啊殿下,若是说读书人,我们或许不懂,可是武將嘛,我们太熟了,识字已算难得,怎么可能还写出那么好的诗词?
“而且据说这位武將之子之所以能贏,是因为他写的诗词是別人为他写的!即使他参加明日的中秋诗会,也怕是贏不了啊!”
.....
南楚军队共有十二大营,共有六十万大军,再加上三十万禁军,共九十万之多,其中锁甲骑兵便有二十万余人。
而大殿中二位身穿军袍之人,便是擒龙大营和伏虎大营的將军,宋都和邱云生。
大殿內这几人,有文有武,官职都不低,是楚王拥中的依者,楚王若想成就大事,还要多多倚仗这几人。
听完两位將军的介绍,眾人紧张起来。
而楚王却“哈哈”一笑道:“宋將军和邱將军的消息確实灵通。寧国韜才学不佳,那两首诗词出自一位叫做秦亦的大梁男子之手,而秦亦,恰好便在大梁使团中,此时正在鸿臚寺中。”
葛仲宣闻言,眼神一亮:“真的?”
楚王笑笑:“千真万確。大梁皇室,有一人跟本王同病相怜,昨日便已接到他的飞鸽传书,信中便提及过此事,他还想让本王替他除掉秦亦。至於除不除掉他,就看他能不能贏我皇兄了!”
葛仲宣终於会意,笑道:“倘若他真能在中秋诗会上贏过三殿下,咱们便可大肆宣扬,让他名誉扫地,再无抬头之日!到时候,他自然会记恨秦亦!”
宋都接过话去:“那个时候,咱们便可派人偷偷杀了秦亦,不仅殿下可以给对方一个交代,更能嫁祸於三殿下,毕竟他的嫌疑最大!”
“不错,一箭双鵰!那时,大梁便更加不会和亲了,还会让陛下惩罚三殿下,此计妙哉!”
邱云生也兴奋说道。
几位南楚权臣在楚王府又待了些许时间,隨后在楚王的陪同下,陆续离开。
等楚王再度回到大殿,脸上的笑意收敛而去。
这时,一道黑影从外飞掠而来。
待黑影进入大殿,模样才完全显现出来。
此人一身黑衣,身后还披著黑色长袍,身影消瘦无比,尤其是他那一张难以形容的脸,仿佛被用刀削过一般,扁平的嚇人。
“天师。”
楚王见状,没有半分惧怕,淡声说道。
原来此人便是擒龙闕的实际掌舵人,姚天元。
擒龙闕的掌门人祝君山,早在十多年前就不再过问门中事务,大多数时间都用来比武修炼,即使是门中人想要找他都有些困难。
擒龙关里,除了掌门之外,剩下的便是一位天师和三位长老,以及眾位普通弟子。
而在祝君山闭关修炼期间,擒龙闕內的一切门中事务都由天师姚天元管理,而且这些年擒龙闕在江湖上之所以如此臭名昭著,都是姚天元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