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15lm型二代传感器直传式雷达警告系统,是南越目前武装的高空重型战斗机使用的一种报警器。
这是一款半全向,16段信號强度判断级数,拥有六种雷达波威胁类別辨別与跟踪,飞弹接近警告能力的20世纪中后叶华约设计。
儘管如此,但其功能对於现代作战距离上百公里的主动弹对轰的高空空战来说,相对於更加现代的数位化rwr,已经完全显得力不从心了。
其显示方式使用的是指向灯与信號强度灯的复合显示,本质上与被称为猜灯谜的spo-10型四向雷达警告系统没有区別。
因此,这玩意有一个几乎所有用过的飞行员都会共同使用的蔑称——“高级猜灯谜“
而这落后到可以说是幽默的告警手段,搭配上南越没有进行过航电升级的苏27使用的倒置卡赛格伦机扫雷达,这灾难性的组合简直能打出跨代空战般的战损比。
直到当飞弹还剩20公里距离的时候,南越的机群才检测到飞弹来袭,滑翔段减速到3马赫的弹体叠加上战斗机本身的两马赫飞行速度,飞行员只有不到20秒的反应时间。
一般情况下,在高空高速的主动弹对轰下,最有效的躲避机动就是三九下高,通过切入飞弹雷达指向的九点钟方向让相对速度接近零,让都卜勒滤波失效,再让雷达必须扫描地面產生杂波,最后通过箔条干扰就可以成功规避主动弹。
然而在区区15秒出头的时间里,在一万一千米高空,两马赫的速度进行三九下高机动,几乎是不可能的。
几乎在警告指示器中央的红灯亮起,雷达强度满格,机体內传来急促无比的滴滴声的时候,所有南越战机共同开始四散向信號源的三点钟或九点钟方向下降高度转弯。
同时,大量的箔片开始充斥著整个空域,大口径干扰弹往往只有不到100个总发射机会,可是这时候飞行员们管不了那么多了。
儘管如此,爆炸仍然一个接一个的在空中亮起,很多战机压根没有进入足够的角度来骗过飞弹的引导头从都卜勒脉衝切换至常规模式,被当场变成了一个个燃烧的金属架。
两架成功逃脱主动弹群的苏二七关闭那本来就不咋好用的雷达迅速下降到近地高度,60米的离地距离足以骗过所有的机载雷达,在多径效应下追著不存在的,地下的敌机。
在地面雷达站的指引下,这两架苏27成功进入了f15和东联苏27飞行阵列的正下方,两架飞机猛地抬头,两对硕大的重型航空发动机喷射出近十米长的蓝红相间的马赫钻石。
“吃老子这个!发射二!”其中一名飞行员用自己的语言怒吼著,全息显示屏的字母切换至27et,掛在机翼上两枚巨大,头部有著像镜头一样结构的飞弹离架,迅速升空。
另外一架飞机则是拋出一发进气道之间的飞弹,同样的弹体,但却是封闭式的弹头。
“发射一!”
此时,无线电频道传来另外一对的声音。
“r77,发射三!”
弹体整体短一截,尾部携带两对硕大柵格舵的怪异飞弹加速到3.5马赫从另一个方向袭来,打了东联战机群一个措手不及。
“maws警告,三发!是混打!”
“全弹发射!快掉头全撒出去!”
大量箔片从被锁定的那几架苏二七尾部的干扰仓喷射而出,而仍然有一枚飞弹死死的追著他们,速度越来越快。
“別他妈的打箔条了!et!是et!et追上来——”
一架海蓝色涂装的苏27顷刻间化作一团火球,这就是上上个世纪末斯拉夫人的智慧,中距红外弹。
“bravo 08,bravo 10,gamma 03,07!脱离队伍!给兄弟报仇!”
两架东联的苏二七脱队,与之一起的还有两架f15。
此时一架灰色涂装,类似苏27构型但並没有上面硕大无比的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的战斗机正在赶来。
“让我们请这群只会密集飞行的飞弹卡车们一点小小的超远程震撼!感谢东亚开源!”
“霹雳17!发射三!”
此时队伍中还並没有脱离的剩余飞机的雷达告警系统上突然出现了硕大的红色三个字。
“敌飞弹”
而告警显示器上则是另外三个字。
“勾16”
“这群南越猴子哪来的四代半!!?”
“敌机一百公里开外!是霹雳十七!快下高!!”
“別省干扰弹了!全弹发射!那逆天玩意复合制导!不吃多径!”
“预警机,给我敌机位置,我们俩去会会他。”此时,飞行编队前方30公里,两个无线电波传了回来,但是在场所有战机都没有探测到这片区域有哪怕一点雷达回波。
“收到,敌机位於d16区域,多个雷达反射信號,敌机不止一架。”
“没事,反正他们也锁不上我们,全小队的,跟我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