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二日,各诸侯齐聚营帐,气氛依旧压抑而凝重,谢伊神色镇定,稳步踏入营帐,刘关张三人则如影隨形,紧紧护在他身旁,目光警惕地扫视著四周。
昨晚的事大家都或多或少知道了,而有心的袁术率先发难,猛地一拍案几,霍然起身,瞋目喝道:“谢义涵,你好大的胆子!”
“两军交兵,不斩来使,你却公然梟首董卓使者牛辅,是何居心?”
“莫不是欲与董贼勾连,又怕东窗事发,便起了杀人灭口歹心?”
此言一出,营帐內顿时一片譁然,眾诸侯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预料的事情果真发生,受不了这袁术道貌岸然嘴脸的张飞顿时气得满脸通红,向前跨出一步,气势高昂反驳道:
“休要血口喷人!我义涵兄弟忠肝义胆,岂会做出那等下作之事!分明是那牛辅奉董贼之命,妄图以爵禄財宝诱我兄弟,义涵他义薄云天,岂会受那等腌臢之物蛊惑!”
嗯,有道理啊。
因为张飞的仗义执言,诸侯又开始回想之前谢伊的种种为他们分忧行为。
“袁將军,饭可食,话不可妄言。”
不会衝动行事的关羽虽没有立刻发怒,但也目光如电,冷冷地睨著袁术,轻抚长鬢沉声告诫:
“义涵为人忠义,熟读春秋大义,心怀天下者,断不会行那背叛之举。”
“斩牛辅,乃为明吾等与董贼势不两立之心。”
昨晚得知此事的曹操深感赞同,不动丝毫神色缓缓起身道:“公路兄,此事確有隱情。义涵斩牛辅,实乃牛辅居心不良在先,且手中尚有董贼拉拢之聘书为证,足证其清白。”
刘备亦同样上前一步,恳切而言:
“列位,吾等与义涵认识久矣,深知其为人。”
“他一心匡扶汉室,怎会生背叛之意,还望列位明察,莫为小人所惑。”
倒也是不无道理,连续几个功臣都在为谢伊进言,导致了本来就日常举棋不定的袁绍拿不准注意,神色闪烁不定,一时又犹豫不决,扫视著营帐內眾人,心中暗自权衡利弊。
其他诸侯则各怀心思,有的面露疑色,有的则暗自揣度,盘算著此事於己有何影响。
现在双方各执一词,气氛愈发紧张。
“盟主!”
平日里为人有口碑,自然有外人为谢伊发声,孙坚孙坚挺身而出,声音洪亮如钟,震得帐內眾人耳膜微颤,其態度直逼袁术,语气中带著不容置疑的坚信:“谢中郎行事光明磊落,岂是那等背信弃义之徒?”
“当日若无谢中郎出策助我夺关,只怕我部早被华雄灭杀!此等乃为义举!”
“此刻袁將军只听信一面之词,未免有失公正!”
有了前几人带头,加上本就对谢伊欣赏,又和刘备为同窗好友,为人傲气的公孙瓚不甘示弱。
“哼!”
先是冷哼一声,公孙瓚腰间剑鞘重重顿地,发出沉闷的响声,接著这才怒斥道:“袁公路,汝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未免太过狭隘!谢中郎斩牛辅,乃是为联盟除害,何来背叛之说?若汝再妄加诬陷,休怪吾手中长剑不认人!”
言辞犀利,眉宇间杀气凛然,显然已对袁术的言行极为不满。
被几人接连驳斥,尤其自己部下还在行列中,袁术气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