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谢伊又献策,邀他兵马一起合力,孙坚自然是迫不及待,主动前来为他带话。
“良策怎讲?”
袁绍当即追问。
“呼……”
深吸口气,孙坚面色严肃,“仅需盟主向后退兵十五里,退居两关之间,另派人马交於谢中郎指挥即可。”
换人吗?
临阵换將,此举让袁绍不禁抚须沉思。
“好!”
略一斟酌,袁绍点头同意。
西凉铁骑加上吕布,一时无法稳妥拿下,强攻必定加重损失。
既然如此,且看这谢伊还有何妙计,若是可行,倒也是一举多得。
“眾將士听令!”
袁绍摆手,对眾部署吩咐道:“即刻起依谢中郎之计,迅速调集人手,依次有序后退十五里扎营退守。”
“是!”
眾人纷纷躬身应诺。
隨后由各路诸侯统领兵马,迅速撤往后方。
很快,整座营寨便开始撤军,西凉铁骑和虎牢关內大军只以为敌军被他们杀怕了,不敢再战,正在退往后方休整。
虎牢关高台上,董卓正眼一瞧敌军正在撤兵,脸上露出笑容,对身旁的李儒问道:“文优,吾儿奉先之勇,汝觉得如何?”
一旁的李儒捋著鬍鬚,神色凝重,並未即刻迎合董卓的夸讚,只能委婉劝道:“相国,吕將军之武勇,举世共睹,在战场上纵横驰骋,锐不可当。”
“贼军此次撤兵,看似仓促,实则疑点重重。”
“兵法云,兵不厌诈,未可仅凭此举判定敌军怯战。”
城楼之上,细细听完李儒劝诫,董卓微微点头,但也没有正面表示认同。
虎牢关与汜水关相距三十里地,通行道路仅是两关之间的一条道,左右两边都有较高坡度,行军不宜翻越。
但同样的,因左右两侧地形並不高,不够隱秘,自然不可能堂而皇之设置伏兵。
“文优所言不无道理。”
有所思的董卓手撑台边,目光依旧注视著远处袁绍军队的撤退,缓缓道:“贼军虽退,但確实不可轻敌。”
“但我观汜水之道两侧平坦无碍,贼军若想设伏兵必早被探马发现踪跡。”
曾经常年打仗的董卓有自己的见解,分析的鏗鏘有力,不无道理。
不过,经过前些日子汜水关失守一事,李儒心中始终忐忑不安,再三考虑后,微微欠身,再次进言:
“相国,汜水关之失,便是轻敌所致。”
“如今联军虽退,却难保他们不会故技重施,虎牢关虽险,但任要牢记前车之鑑。”
!!!
谈到之前华雄被设计谋算,董卓神色一凛。
汜水关的惨败仍歷歷在目,就算他生性自负,不愿轻易承认自己的判断可能有误,可在事关成败一事上,董卓也不可能意气用事,果断大手一挥,道:
“传令下去,全军戒备,加强虎牢关各处防御,各营將士不得懈怠。另再加派探马,务必將联军的一举一动都探查清楚。”
“相国英明。”
李儒暗自鬆了口气,躬身领命退下。
这样也算好了,就算不能看到汜水关那头的情况,但能让董卓提高警惕性,也不失是一种提醒方式。
只不过,董卓始终对李儒的话有些不服气,毕竟刚才他是亲眼看到敌军慌乱的撤离,所以內心一直抱著一丝倔强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