汜水关大胜,主將华雄被一无名小將斩於马下,头颅高掛盟军帐前,一时士气大增,势如破竹之势,磅礴碾压西凉大军。
且说此刻,洛阳宫中,篡汉逆臣董卓也已接到前线战事匯报。
当夜室內,董卓面色不安,秉烛招来李儒夜谈。
“相国。”
文质彬彬,面若俊朗,儒书生打扮的李儒进来后,轻拢袍摆,对著董卓恭敬行礼,抬头扫过对方阴沉神色,不紧不慢道:
“目下华雄中计被斩,据探来报,乃是曹孟德近日新收之年仅二八小將所为。”
“但此人身份不明,乃是一无名小卒,只知是潁川人士。”
“如今阵前主將被未立弱冠的小郎所灭,贼势日趋浩大,恐我军士气低迷,切不可轻敌啊。”
简短言语中,李儒摇头亦表露出担忧。
这仗才刚打三日,主將就被一个乳臭未乾,闻所未闻的年轻人给杀了,士气怎能不低?
“文优,你之言我岂会不知?”
深知本方士气低迷,董卓眉头皱的更深,面含慍色,沉声吩咐道:
“令我儿奉先出阵杀敌,扬我大汉之国威。”
明面上董卓这会儿是以汉臣自居,自然也需打著汉旗號出征,派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吕布前往虎牢关,必定能力压群雄,表面彰显汉家正统。
“相国不可!”
然这话还未落音,李儒却是直接一口打回,阻止道:“如今诸侯並起,联军又有奇才策略相助,士气大增,冒然出击必遭重创。”
目前汜水关被夺,诸侯联盟势头正进,西凉军却因华雄之死而陷入惶恐,確实不该蛮横力敌。
念及於此,董卓也有思量,轻敲桌案发问:“文优有何见解?”
能在董卓麾下效力,协助篡汉,自然是足智多谋。
“相国,不才倒有一愚见。”
李儒目光一闪,面带笑意,恭敬拱手道:“联盟军均以袁绍为首,奉为盟主,若能挫他锐气,必使他性情不稳。”
“啊?速速道来!”
一听这话,董卓哪还迟疑半句,直接屏退左右,大有急不可耐。
如有破敌妙策,哪有不听的道理。
“相国莫慌。”
瞧见董卓这般急色,李儒也是微笑著摇头劝阻,示意他冷静些,待其端坐好后,才面向起南,继续缓缓开腔:
“袁绍有一叔袁隗,是当朝太傅,若將其杀之,一可防他里应外合,二可挫贼气焰,必使我军气势高昂。”
好主意!
不过话说回来,袁隗其实对董卓有知遇之恩,当日董卓能前来洛阳勤龙,还多亏了袁家。
但!
为了如今地位!有恩又当如何!
“嗯,文优所言不无道理。”
听到这里,董卓再无疑虑,抚须頷首,欣然接受。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区区知遇之恩,怎能与权势地位相比?比起整个天下,这又算得了什么?
大不了明年的今天,多给袁隗烧点纸。
董卓心头大好,借著这个机会,李儒当机立断,又心生毒计,再次拱手提议:
“相国,光是杀袁隗,未必可解当下燃眉之急,若要诸侯罢兵,还需另一策。”
还有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