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也因为有大家在,手段温和,有些手段就不好使了,只能干坐了一会,大家就给撤了,人常季第二天还是要参加交流会的。
不能因为人家似乎是板上钉钉的第一名了,就不给人家足够的休息时间不是。
这传出去说不定还以为,是他们想要为自己协会的人,爭取一下第一名,故意去耽误人家的休息时间呢?
锅背不背的先不说,可不能让常季误会他们,粤菜协会的人都是会耍心眼子的,这就不好了。
大约天气也跟人的心情有关,一早起来心情愉悦,那多半就是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
当然也有可能是蓉城的这片天比较好客,知道今天是金鹿交流会的最后一天,因此太阳格外勤勉,很早就从地平线下爬出来了。
余达刚就不是个喜欢搞里胡哨东西的人,简单地宣布开始,交流会就直接拉开了序幕。
还是二十个人一起比试,不过爭夺前八的人,都在最前面,在一条线上,爭夺前十最后两名的,都在后面猫著呢。
虽然大家一起比试,先来后到还是需要分一下的,因此较昨天的位置今天有所变化,只有常季的没有改变,依旧是亮眼的c位。
经过一夜的休整,一个个看上去都十分精神,一副隨时准备大干一场的样子。
等到余达刚宣布开始以后,更是爭分夺秒地,朝著放置食材的地方而去。
到达地方,一个个都手脚麻利地选起了食材,跟昨天的稍有犹豫或者静静思考不同。
绝大多数人,都是目標明確,神情坚定,显然是已经想好要做什么菜了。
看那一个个胸有成竹的样子,都不知道在心底打了几遍腹稿了。
当然大家都很快,也架不住常季更快,因此他还是里面最亮的一个崽。
不管是动作乾净利落,极富美感的刀工,还是处理食材时极富韵律美的节奏。
都让人不捨得將视线挪开,恨不得將眼睛都贴到常季身上,这样才能保证不错过他的任何一个动作。
因此场上呈现的一边倒的趋势,大家大半的注意力都在常季身上,只有小半才会拿出来平分给其他参加比试的人。
就是李秋波和董绍也是丝毫不意外,没有得到任何优待,有常季在的地方,还真就很难看到其他人。
哪怕这次的交流会大家动作速度,都提升了不少,可依旧是常季最先做好的。
这次常季倒是没有用什么小盅来分装,而是直接用一个不透明的大盖子,將一个大大的盘子给盖住了,这次的菜品就在里面。
在常季盖好之前,別说居高临下的评委们了,就是离得近的两个参加笔试的,都没有看出常季做的是什么菜。
香味也显得格外浅淡,都不如之前的那个清汤蟹丸味道浓重了,不知道是密封得好,还是因为这菜本来香味就格外淡雅。
一时之间,倒是让不管是评委们还是参加比试的人,心里都像是猫抓一般,想要知道常季做的到底是什么。
至於担心好不好吃的,那完全没有必要,以常季的水准,做什么都不可能不好吃的。
常季选择的盘子极大,需要两个工作人员抬看,將菜送到评委们面前。
至於剩下的七份被盖在了,一个小点的罩子里面,也看不到里面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