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知道真假,可大家都这么干,那肯定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因此常季选择这么个砂锅倒是没人觉得有什么,要是连个锅都选不对,那做其实都不用做了,
没这个必要不是。
不过也有精通这门手艺的人,觉得常季的选择不太好,铁丝箍过的砂锅又不是都是一个材质的,都能用来做煲仔饭。
“这种砂锅虽然透气性好,可对於水和温度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这位常厨选择这样的砂锅来做,看起来不是对自己极度自信,那就是对煲仔饭了解得不够透彻呀。”
“这谁知道呢,说不定人家就很自信呢,再说了其实差距也没有多大,到时候做出来就知道好坏了。”
“这事你就尽胡说八道吧,在场的哪怕对煲仔饭不拿手,还能吃不出好坏不成,在我们这些人嘴里,那可真是失之毫釐谬以千里了。”
“不过我们这些人倒是还好,李厨那里估计就不好过了,我记得去年的时候,李厨做出来的煲仔饭就已经是独树一帜,在粤省绝对算得上是独占鰲头的存在,就连董厨在这方面都得退避三舍。”
“对,我们说再多都没用,这道菜吧,得看李厨的意思,他才是这方面的权威,就是不知道这位常厨选择这个砂锅有没有考量好。”
砂锅別看表面看著只是顏色的差异,实际上材质那些也都是有区別的。
而且材质的差別,不光是决定了砂锅的品质,更是决定了,厨师在使用来烹飪食物的时候,手法和时间都会有所不同。
一不注意翻车什么都算是小事,更多的麻烦还在后头呢。
比如常季选择的这款砂锅透气性极佳,可以一定程度上加快食物的熟成过程,使得食材能够保持著最鲜嫩爽口的状態。
可这些不是没有代价的,比如说火候十分难把握,还有加水的问题。
透气性好,自然就意味著水分的流失会很快,那平常需要五杯水的食材,用这个砂锅的话,就得起码七八杯水才行。
不然不说体现不出这个砂锅的优势,还能让食材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李秋白在常季选择好砂锅的第一时间,嘴角就弯起了一个好看的弧度,眼底多了一丝看好戏的意思。
这种砂锅,他也会用,不过只在几种特殊的食材上面才会使用,毕竟这水和时间確实很难把握,尤其是用来做煲仔饭的时候。
全程不开锅,全凭厨师的经验判断,饶是李秋白足够自负,也没有觉得自己能够完美驾驭,这种品质的砂锅。
当然他也不是完全不能用,在煲仔饭这个领域,他已经算是走完了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的路了,
自然有这自信。
可这常季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哪怕有些实力,可用这种砂锅来表现,著实是有些托大了当然李秋白倒是没有提前说什么,他信奉的是眼见为实,等到常季做好了,那才是他出手的时候,至於现在只需要瞪大眼睛看著就行。
於是李秋白就看著常季快速將砂锅清洗乾净以后,就直接拿出一部分糯米和粳米。
也不淘洗,就直接放到砂锅里,开小火煮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