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现场有位默不出声却在老美政界颇有影响力的布卢门撒尔,这一切都让局势变得有趣起来。
苏晨与他的伙伴许恪分享了这个计划,后者听后不禁感嘆:
“卢老先生真够背运的,还没定亲呢,就被未来的孙女婿算计了。
要是你將来真的娶了卢彩微,又不小心让他知道了这些內情,可要小心你的腿啊!”
到了第二天的谈判桌上,iai副总裁大卫·犹金斯没有出现,而是由卢里亚·布克斯鲍姆和海因里希·诺依曼带领团队参与。
双方集中討论了先前达成一致的12部el/m-2021b雷达採购合同。
经过一番商討,最终確定每套系统的合同价为123万美元,包含了全寿命配件,这比苏晨预想的150万美元低了不少。
更令人振奋的是,elta方面承诺会在1984年底前完成该雷达与“海鷂”战机及“天空闪光”飞弹的整合工作,若一切顺利,全部雷达有望於1985年交付完毕。
然而,当谈到技术转让的问题时,卢里亚显得有些含糊其辞,显然这个问题还在协商之中。
但苏晨並不著急,他相信获得技术转让许可的可能性很大,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他之所以有信心,是因为前世中更先进的el/m-2032雷达最终获得了以撒的出口许可。
其实这一点不难理解:只要老美同意,不论是“lavi”战斗机还是el/m-2021b雷达,以撒航空航天工业公司(iai)都不介意卖给夏国。
毕竟,夏国和以撒之间没有根本性的战略衝突,两国地理上也不相邻,因此国家安全问题不是考虑的因素。
此外,向夏国出售技术肯定能带来丰厚的利润。
以撒是一个相对资源匱乏的国家,而iai也是一家资金並不充裕的公司。
自1948年建国以来,儘管有大量海外犹勒人的捐赠,以撒的基础仍然较为薄弱。
这个仅有600多万人口的小国位於亚洲西部,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处,国土面积仅约2.5万平方公里。
其中近一半是荒凉的內盖夫沙漠,土地贫瘠且自然资源有限。
更重要的是,以撒与周边的黎巴嫩、敘利亚、约旦和埃及关係紧张,並存在许多领土爭端。
从建国到现在,以撒经歷了频繁的小规模衝突和五次大规模的中东战爭,每次几乎都是以寡敌眾。
在某些关键时刻,若非老美的强力支持,以撒可能早已不復存在。
正因为如此,以撒实行了严格的兵役制度——所有成年犹勒裔公民,无论男女,在年满18岁后都必须服兵役。
男性服役三年,女性两年,之后男性还需继续担任预备役直到40岁,每年参加数周的军事训练或演习。
这样的国家,虽然在农业、电子、医药和军工等领域表现突出,但要安稳地发展经济显然是困难重重。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老美出於政治原因及在中东地区需要一个坚定的盟友,每年提供大量军援並分享最新的科技成果,以撒很难取得如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