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赫生也觉得继续討论这个过于敏感的问题意义不大,便点头同意。
“好吧,那么是什么话题能让屋子里的人都感兴趣呢?”
苏晨转移了话题:“微微安告诉我她的中文名字是您取的,叫做卢彩微,对吗?”
卢赫生点了点头,苏晨接著说:“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个名字应该来源於《诗经·小雅·彩微》,是吗?”
卢赫生轻轻点了点头。
苏晨並不惊讶,因为早在微微安圣诞来访时,他就知道了卢彩微名字的由来。
此刻,他语气温和地开口:“古诗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二位老人,既然你们如此怀念故土,又有兄长在那里等著,为何不找时间回去看看呢?”
苏晨原以为会激起一番热烈的回应,但卢赫生听完这番话后,只是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隨后又迅速恢復了平静。
那瞬间的表情里,似乎有对故乡的渴望、遗憾的嘆息,以及深深的感伤,可这一切都转瞬即逝。
卢赫生低下头,仿佛不想让苏晨看到他內心的真实波动。
这一举动让苏晨不禁怀疑,自己的提议是否触动了对方的心弦。
自从在微微安那里收到卢赫生的邀请后,苏晨就决心要將这位老人引入自己的计划之中。
他思考过多种方法——用利益诱惑、以力量压迫或以道义相逼,但最终,他选择了最温和的方式——情感共鸣。
做出这个选择,並非仅仅因为微微安的关係,也不是由於卢赫生有一位令苏晨敬重的大哥,而是出於一种信念:
相信自己能够打动这位老人的心。儘管在他过去的人生中,无人曾做到这一点。
1941年,当他的哥哥卢赫征回国之时,卢赫生也刚从明尼苏达大学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
然而,他选择了留在老美,加入了寇蒂斯飞机公司,从此开始了不同的生活轨跡。
卢赫生的决定,无论是对他个人还是对家庭来说,都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当时世界大部分地区战火纷飞,留在老美不仅意味著安全和优越的生活条件,还確保了即使长子投身於民族存亡的斗爭中,家族的一支血脉仍能得以保全。
对於一位传统的夏国人而言,保障家族的延续是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於卢赫生的评价,在苏晨的记忆中,网络上的舆论褒贬不一。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一方面,有人讚赏他设计的p-40和p-47战斗机在二战期间对抗敌军的贡献,称他是反法西斯战爭中的英雄,是全球华人的自豪;
另一方面,也有人批评他选择为老美效力而非返回祖国,甚至將他与林彬、吴健雄等科学家相提並论,指责他们忘本。
但苏晨对这些键盘上的爭论不屑一顾,认为它们既狭隘又缺乏了解——卢赫生赴美留学完全是自费进行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歷史上,当夏国为了获取先进战机技术而在80年代末期与老美格鲁曼公司合作开展“和平珍珠”计划时,卢赫生也在背后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儘管这个项目最终未能如愿完成,但这足以证明,儘管卢赫生加入了老美国籍,他的心中依旧深藏著对故乡的情感。